第二百五十六章 塔山山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塔山城头,赤旗在渤海吹来的咸风中猎猎作响。王小龙与使团队伍行至此处时,正撞上守军操演——却见城垛间伸出五十余门黑洞洞的火炮,炮口齐指苍穹,恍如钢铁荆棘。
nbsp三重壕沟环抱土城,最外层的陷马坑里倒插着淬毒竹签,中间壕沟灌满黏稠火油,内侧竟引海水成护城河,水面浮着联锁铁锥。吊桥以整根辽东巨松制成,包铁表面密布箭疮般的凹痕——那是上月击退蒙古喀尔喀部偷袭的勋章。
nbsp笔架山湾泊着浩浩荡荡的运粮船队,桅杆如密林遮天蔽日。脚夫们喊着号子将南洋稻米扛上栈桥,某艘福船甚至卸下整笼岭南荔枝——那是广东总兵赠予守将祖泽远父亲,年近六十有余的辽东老将军祖大寿的节礼。海滩上晾晒着数百张新硝制的牛皮,预备制作火炮防雨罩。
nbsp而且,朝廷从江南运来赠与女真后金的一批粮食绸缎,也要以船运方式从登莱转送到这里上岸。
nbsp城寨西侧开设“互市”,蒙古牧民牵着战马换取茶叶,朝鲜商人用火药原料交换人参。守市把总持册登记交易。
nbsp塔山城呈不规则菱形,东西最长处二百一十丈(约672米),南北最宽处一百八十丈(约576米),城墙高两丈五尺(约8米),底宽三丈(约整体面积不过百亩,却挤塞着三千军民。
nbsp使团和大部队的到来,惊动了一切。
nbsp守将祖泽远慌忙出迎,彼乃祖大寿从子。祖大寿这位六十岁老将仍在锦州帮助卢象升守城。
nbsp原时空中,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后金大汗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黜,吴襄下狱,擢吴三桂为总兵。
nbsp但在这个时空,以上大凌河之役的惨败,全没发生。
nbsp祖大寿、吴襄与孙承宗皆在。
nbsp祖大寿协防锦州。吴襄被降职去守山海关,孙承宗在燕京。
nbsp几千人的大部队当然不可能全挤进塔山这座山顶上小城池。
nbsp所以,大军驻在山下结营。使团文官们由众将陪同下入城留宿。
nbsp王小龙的两名侍女,也坐在轿子里,由王小龙陪同进城,引来众人瞩目,不知内里何人。
nbsp使团队伍穿过包铁吊桥,塔山城门在绞盘嘶哑的转动声中缓缓升起,露出其狰狞的内部构架。
nbsp为最大化利用空间,城内房屋皆贴墙而建,形成三层叠套结构:最底层是马厩与火药窖,中层住军户,屋顶平台架设佛朗机炮。巷道窄至仅容两人侧身而过,所有屋檐皆削去一角——防止火攻时延烧。
nbsp祖泽远设了简单宴席招待使团,高傲的文官们自恃身份,不屑于与粗鄙武夫打交道,早早以精神疲惫为由,统统退席回房间休息了。
nbsp祖泽远与诸将却对亲率二十八骑大破北虏十万大军的异人王朴惊为天人,在席间已经恭敬有加,加上祖家将军祖孝义的刻吹捧,令祖泽远明显有拉近关系之心:「王少保,您大老远来一趟,顺便看一看下官的这破地方,比诸燕京和山海关是有不如,却也不是建奴轻易可以啃动的。」
nbsp「那便参观一下。多有打扰了。」王小龙见天色仍早,身处严防死守的塔山城里,两个小娘子在房间里应当无事。
nbsp王小龙愈看愈加有一个感觉,塔山小城实为一座为战争而生的机器。
nbsp首先走过中央甬道,主道以夯土覆铁板铺就,宽仅六尺(约两侧挖有排水暗沟(实则兼作传声通道,趴地可听三里外马蹄声)。每日巳时准点举行“车弩过街”,需所有居民退避,让巨型绞盘弩车通过前往轮值炮位。
nbsp祖泽远带着他参观了将台,城中央耸立三丈高土木混筑将台,底层埋有六口大瓮(侦测地听),中层悬着《备察册》(
第二百五十六章 塔山山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