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兴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 刘辩一言断儒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不过盖勋最近劳累过度,在南阳的时候又受了风寒,最近已经生病了。

    得知盖勋生病之后,刘辩不但亲身前去探望,还安排脂习亲自上门诊断,也算是圣眷恩重。

    而马日磾的从子马宇因为功劳,经盖勋的推荐,升为五官中郎将,基本上就开始接手光禄勋的事宜。

    如今,朝廷的派系有些乱。

    卢植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因为幽州阻隔,为人高洁,所以门生故吏并不多,看上去更像是孤臣。

    接着就是以司空马日磾为首的关西三辅系,这个派系最为强大,有太尉皇甫嵩、光禄勋盖勋等巨头,中生代和新生代也是把持重要位置。

    现在又加上了马腾和韩遂等人。

    以杨琦为首的弘农、河内系,这个虽然弱一些,但也不容小觑。

    还有一个就是颍川派系,这边明面上以少府唐瑁为首,也有谒者仆射荀彧,太中大夫荀攸,京兆尹钟繇等人。

    太傅崔烈的冀州派系也拥有不菲的力量。

    王匡、鲍信等兖州势力虽然不大,但都在重要位置……

    现在朝廷的局势,也算是派系林立,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此一来,皇帝自然高高在上,无论哪个派系,都没有单独抵抗刘辩意志的实力。

    至于联合?

    好吧,没有宦官这把利剑悬在头上,关东关中关西不打出狗脑子就不错了。

    而且就说关东,那也分为无数个派系,内部倾轧可不是一般的迅猛。

    在这样的局势下,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更加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派系之间的争斗,破坏朝廷的稳定。

    见众人都不敢说话,刘辩于是笑道:“今日,只是我们私底下先讨论讨论,所以也没有请司徒司空他们过来。

    大家尽可建议,绝不以言罪人。”

    刘辩这样一说,气氛稍稍缓和。

    但是,依旧没有人想先说话。

    毕竟,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

    就在众人都不愿意开口的时候,荀彧忽然说道:“现在要思虑的东西太多,导致朝廷束手束脚。

    既然如此,不若我们把事情简单一些。”

    闻言,众人不由得都看过去,只见荀彧那一张温和帅气的脸庞上闪现出笃定的光芒:“天子为天下之天子,四海百姓都是天子的百姓。

    既然如此,那就限以四科,公平公正,谁上谁下,但凭本事。”

    “是啊,文若所言极是,既然无法兼顾所有,那种策试,无论上下,但凭本事。”

    刘辩点了点头,看向其他人,“诸位觉得呢?”

    这一次,马宇等人皱起眉头,毕竟说到策试,关东这群人是最擅长,尤其颍川的这群人,更是其中翘楚。

    但现在说是提出不同意见的话,总要说出一个其他的建议。

    现在怎么建议?

    现在朝廷看似一片风光,但大汉百年的弊病,那是一下子就能痊愈的?

    万一建议出了问题,谁也无法承受这个巨大的反噬。

    但要是让策试推起来,那就是关东人来摘桃子了......

    就在马宇毛躁起来,想要开口的时候,陡然发觉贾诩看了他一眼,便咻地住了口。

    这时,荀彧继续说道:“策试四科,一曰德行高洁,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

    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

    四科一出,就可以看出来,儒教豪门占据多大的优势。

    德行高洁,志节清白这一套就是作秀。

    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也就是说儒家十四本经学,至少要通读掌握一本。

    这两条,儒教豪门已经摘掉了大部分的竞争者。

    但朝廷也知道,靠腐儒是做不好事情的,所以下面的两项,考的就是律法和权变,这两个才是官员的基本素质。

    刘辩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东西的弊端,不过怎么说呢,一下子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还是要潜移默化。

    于是开口道:“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德行高洁,志节清白,又如何策试呢?不过道听途说罢了。

    以我之见,可摘去此试。”

    闻言,众人都是脸色大变。

    这句话,无异于后世考试不考思想道德......

    刘辩并未理会其他人的表情,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春秋之时,百家盛行,如今十四本经文注解,竟全部都是儒家经典,又哪里有这个道理。

    此策试也废弃掉!”

    闻言,在座的所有人都坐不下去了。

    这无异于否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百年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要把儒教打回到春秋战国时,变成百家之一。

    如此,连尚书令贾诩都坐不住了,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第343章 刘辩一言断儒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