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兴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8章 制法一定文姬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局已定。

    当事人朱儁已然放弃了抵抗。

    此时的他,方才深刻地领悟到为何天子召集了如此众多之人,原来压力一直都在他这一边。

    倘若硬刚下去,盐铁官营的消息一旦传出去,那这口黑锅必然会落在他朱儁的头上。

    说他朱儁不知进退。

    毕竟天子都做到如此地步了,而他若还霸占着少府的税收,那必然会遭到众人的指责。

    果不其然,见没有人再继续争辩,刘辩悠悠开口道:“今日之议,当为制法,亦为誓约。

    司空,烦请马公你亲自提笔。

    我大汉,永久废除口赋。”

    闻言,马日磾及众大臣皆愣住等待。

    但良久,刘辩似乎并没有下文说出。

    马日磾只得出声提醒道:“陛下,盐铁之事呢?”

    “盐铁啊?”

    刘辩好似方才想起一般,他摇摇头道:“这种小事情,哪里需要司空秉笔。

    如今天下疲惫,未尝没有口赋之祸患以及专杀之余毒也。

    居安难以思危,我们便多做一步吧,永久废黜口赋之外,再除专杀之威,永久废黜活人殉葬之陋习,若有违反,与杀人同罪。”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随后便是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蔡邕激动得难以自已,他毅然出列,拱手高声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陛下此举,实乃仁德之至,泽被苍生。

    陛下心怀天下,怜悯百姓,废黜口赋,除专杀之威,又禁活人殉葬之陋习,此乃千古之善政,万世之功德。

    陛下之仁德,如日月之辉,耀大汉之江山;

    如春风之暖,慰百姓之心灵。

    臣蔡邕,感佩陛下之圣德,在此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此言,属于政治正确。

    天下疲惫,百姓锐减,这个时候,自然以生育为上。

    刘邦初定汉朝的时候,也曾经废黜了人殉葬的制度,但是文景之治时,或许因为人们都富足了,或许奴婢多了够了,不需要体会人间疾苦了。

    于是大汉棋圣走时万人殉葬......

    后面的皇帝,大多态度比较含糊,虽说禁止人殉葬,但都没有大力气整治过。

    唯有体会过人间疾苦的汉宣帝刘询下过重手。

    说白了,都知道不好,所以口头上禁止,但是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又难免害怕死后孤独。

    现在的天子居然发了狠,要永久废黜,而且废除专杀之威,实际上专杀之威和人殉葬就是密切相关的。

    换句话说,有专杀之威,小妾和奴婢都是你的财产,你可以杀死他们。

    废除掉之后,那虽然是你的财产,但你不能再杀死他们了,否则与杀人同罪。

    不管怎么说,刘辩道德的姿态摆的这么高,他们这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儒生官员们,哪里还能坐的住,但凡有一个字不够积极,那也会留下千古的骂名啊。

    所以,这一次,迂直的蔡邕直接抢了个头筹。

    趁着大家没有反应过来,蔡邕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臣不才,愿为陛下之仁德作赋一首。

    《颂圣德赋》:大汉天子,圣德昭彰。

    废口赋以安百姓,除专杀而正朝纲。

    禁殉葬之陋习,显仁德之辉光。

    泽被四海,恩及八方。

    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千秋万载,永享太平。

    此功盖高祖也!”

    蔡邕吟罢,群臣总算反应过来,一个个纷纷赞叹,皆言陛下仁德,大汉之幸。

    马日磾和赵岐深感自己反应慢了半拍,心中懊悔不已。

    看着蔡邕已然出尽风头,他们二人也不甘落后,立刻开始构思起赋来。

    对于他们这些热衷于邀名之人,这种扬名又能获得无上美德的事情自然是趋之若鹜。

    他们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用最华丽的辞藻来歌颂天子的仁德,以博得天子的欢心和众人的赞誉。

    当然,想要真正的扬名天下,还要一篇更好的赋。

    对于卢植、朱儁这种比较看重实际利益的人来说,则显得泰然许多。

    他们虽然也赞同天子的举措,但心中更多的是考虑这些政策对国家财政和军事的影响。

    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他自然也不会反对。

    而且对于卢植来说,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说实话,他自己都有秉笔而书的冲动了。

    眼看着一些儒士兴奋不已,几欲高巢,卢植还是出声提醒道:“司空,还是尽快秉笔直书,速成制法吧。”

    卢植之声若洪钟,使得混乱的场面安静下来。

    马日磾等人这才如梦初醒,方才想起这里乃是朝会之地,并非宴会之所,一时之间的激动差点让他们失了分寸。

    环境使然,环境使然,他们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这时,刘辩也点名道:“廷尉郭卿,世修律法,可从旁协助,勿使歹人有隙可入也。”

    廷尉郭鸿双手抱拳,恭敬地应道:“遵旨!”

    他们颍川郭家,自光武以来,治小杜律近两百

第298章 制法一定文姬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