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回大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0章 赵构禅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军士于闹市中宣告“自此天下太平了”。

    杭州知州康允之害怕苗、刘二人的军队骚扰百姓,立马尾随着出城抚慰。

    赵构则是被尊称为睿圣仁孝皇帝,当天就被迫搬到改为睿圣宫的杭州显宁寺。

    由苗刘手下士兵看守,仅留了15个贴身的太监伺候。

    苗、刘二人接管了杭州城防,最终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

    并且又给自己二人升官加爵了一番,顿时感觉志满意得。

    第二日,孟太后便开始垂帘听政,宣布大赦天下。

    苗、刘二人也正式当政掌权。

    苗、刘二人当政之后,提出了要更改皇帝年号和迁都金陵的提议。

    被孟太后和朱胜非以金陵靠近江北,难以防御金人为由拒绝。

    但是同意了更改皇帝年号为“明受”。

    朱胜非借着和苗、刘二人在兵变之时的“交情”,很快跟他俩混成了“自己人”。

    苗、刘二人就是两个军中粗汉,就算是加一块,肯定也不是朱胜非这种官场老油条的对手啊。

    于是老朱很快就获得特权,可以随时自由出入苗、刘二人军营、宅邸,以及进入皇宫与孟太后沟通。

    此外老朱这人也不地道,一边忽悠的苗、刘二人团团转,一边想着策反二人手下的王世修和王钧甫两人。

    苗、刘二人到底是对赵构最亲近的“三大阉人”全都念念不忘,除了已经被腰斩的康履之外。

    又先后流放了曾择和蓝珪,并在贬流途中派人砍死了他俩。

    老朱凭借自己的“关系”和手腕,不仅巧妙化解了苗傅想要用他自己的全部亲兵保护赵构的提议。

    更是委婉拒绝了苗傅想请赵构南游的邀约。

    别的不说,苗刘二人在杭州城内先期的保密工作,还是做的很到位的,使得兵变后很多天都没有消息外传。

    之所以被吕颐浩、张浚所猜测到,原因只是因为传出来的那一道异常的“天下大赦”的命令!

    因为没有特别值得纪念的大事,皇帝一般不会发布大赦诏书。

    张浚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发觉异常。

    而驻守江宁府的江东安抚制置使吕颐浩,在与部下商议以后,更是直接确认杭州发生了兵变。

    吕颐浩最先决定讨檄苗、刘二人,并与张浚和刘光世二人去信,劝他们起兵勤王,并且首先率万余兵马朝杭州进发。

    但是张浚那小眼睛一扑扇,顿时来了主意。

    他自己立马在平江府起兵,除了最初发给驻守吴江的张俊之外,又号召吕颐浩和刘光世来平江与自己汇合。

    其实这事儿,怎么看都是吕颐浩最先起的头,最大的受益者肯定也应该是他老吕才对吧!

    但是,不是这样的!

    虽然吕颐浩平叛后被举为尚书右仆射,但是张浚同样被提拔为枢密院使,相当于国防部长,地位一点不亚于宰相。

    相比于二人后期仕途的发展,张浚更是于次年被提拔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掌两地军政大权于一手!

    经此一役,直接奠定了张浚军方一哥的地位!

    告状起家的张浚!

    因为他是“京官”中的礼部侍郎兼御营使司参赞军事。

    其实吕颐浩作为一省之长,刘光世更是作为奉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指挥使。

    他二人随便哪一个官职拿出来,都不比张浚小!

    所以这桃儿,张浚摘的就是颇有水平了!

    之前提到过张浚把李纲搬下台之后,就荣升为殿中御中侍御史,也算是言官的小头目。

    可是怎么又成的礼部侍郎呢?

    那还是因为张浚“口活”好啊!

    这事儿,还得从时任殿前御营后军统治的韩世忠身上说起。

    去年,金兵南侵,赵构想要继续从扬州往东南逃跑。

    这时有言官上奏,跪请赵构收回成命。

    韩泼五那可是响当当的抗金积极分子,为了阻止议和,他都敢先后两次派兵截杀议和使臣,别说一个逼宫的派言官了。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他坚决以赵构的意志为至高无上。

    小脾气可以发,但是忠君绝对是第一位的!

    所以老韩故意使坏,拥挤这位言官,致使他掉到了池塘里。

    其实当时也是恶作剧的成分大,谁知道此人不善水,直接淹死了!喜欢梦回大宋请大家收藏:

第360章 赵构禅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