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争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捷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卯时。

    神京城。

    皇宫。

    六月末的北方,这个时候也已经天色大亮。

    然而,皇宫之中,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众大臣也是脸色凝重,最近北方战报频传,没有一个好消息。

    不是哪个将军战死,就是这个指挥使战死。

    其余各镇,戎狄更是布下一万戎狄骑兵,不断佯攻骚扰。虽然不是不计代价的进攻攻打,但是各镇不敢放松,为此也是增添不少伤亡。

    很明显,这些所谓佯攻的戎狄骑兵,一旦抓到机会,就会直接攻破这些军事要塞,从而长驱直入。

    蓟州镇战报频传,山海关也是战报频传,金国攻势很猛,辽东数万援兵,驰援山海关的时候,被金国伏兵击败,损失惨重。

    辽东都司,已经失陷。

    为此,一直在太极宫的太上皇,都曾下旨训斥群臣还有皇帝。

    而泰和帝更是心情极差。

    最近他们这些朝中要臣,每日都要上朝不说,一旦有了战报,泰和帝屡屡询问应对之策,而他们...

    已经绞尽脑汁。

    黔驴技穷。

    为此,已有几个朝中大臣被贬,或者罢官。

    朝臣不仅黔驴技穷,更是...畏惧了上朝。

    以前上朝多有乐趣?

    看看别人争吵,看看别人撕破脸,就差破口大骂...那是多么美好的乐趣。

    可惜,现在都不敢了。吵可以,但是你要拿出来应对之策,不然等着被贬吧。

    偏殿中,等待上朝的大臣,这个时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老赵,粮饷你可曾凑齐?”

    前方数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可不是小数目。

    为此,户部尚书赵宽,可以说心力憔悴,不是筹措粮草中,就是筹措粮草的路上,已经很久没有休息好。

    面对询问,赵宽长叹一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年河南大旱,以至于现在国库空虚,各地粮仓不少已空,这次还是陛下从内帑拿出百万两银子,但是这点银子...哪里够啊...老孙坐堂的时候,留下了太多糊涂账,我现在...也难啊。”

    赵宽原本主持兵部,刚接手户部才几个月时间,原本孙潜留下的烂摊子,他还没有理清楚,此时正在愁眉苦脸的请教:“诸位大人,可有妙计教我?”

    “唉...”

    众人摇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北疆战事,不仅仅是人吃马嚼,更多的还是那么多战死的兵卒抚恤问题,那也是一笔庞大数字。

    “难啊。”

    文臣这边忧虑重重,武将那边,也是唉声叹气:“如今,可以调动的兵马,都已经调动,想要驰援北疆,只能抽调京营还有禁军。”

    京营乃是太上皇的基本盘,冯唐已经站在皇帝这边。致使太上皇基本盘不稳。

    如果...抽调京营,太上皇必然阻止。

    禁军是皇帝陛下的基本盘,乃是皇帝陛下与太上皇争锋的资本,自然也不愿意抽调。

    大正各地兵马,各地卫所,兵马加在一起,也有二三十万,但是各卫所兵马抽调,鼠盗必然猖獗。

    发生意想不到的动乱。

    这些兵马不能调动。

    这是内地安稳的根本。

    所以,五军都督府也难,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孟椟面色凝重:“只有征调各镇节度兵马才行。”

    然而,这些年,朝堂对于节度使的态度,那可是十分防范,就算是需要调兵,也不会征调节度使兵马,将节度使兵马,按兵在原地,不断减少钱粮,逼迫节度使减持兵员,减少开支。

    所以,节度使这里征调兵马的事情,绝对不能提。

    难!

    太难了!

    “百官上朝!”

    正当百官心力交瘁之时,上朝时间到了。

    百官忧虑重重。

    “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当百官站在朝堂之上没多久,泰和帝面色沉凝的来到朝堂。

    百官不愿意上朝,他这个皇帝,又哪里愿意上朝?

    天下之事,北疆战事,满朝文武束手无策...一群废物!

    如何为君王分忧?

    作为宫廷政变登基称帝的泰和帝,此时此刻竟然心生悲凉,了无情趣,甚至有些茫然,做皇帝...

    真的好吗?

    皇帝沉默,百官沉默。

    朝堂安静的可怕。

    泰和帝最终还是收拾心情:“赵宽...”

    赵宽一哆嗦,还是硬着头皮出班。屹立朝堂近二十年,历经三帝的赵宽,第一次感觉,上朝是如此的让人胆战心惊。

    如芒在背。

    赵宽举芴弯身:“臣在。”

    明知道赵宽没有办好,泰和帝还是询问出声:“粮饷筹措的如何了?”

    赵宽一直都是中立派。

    

第112章 捷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