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一根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5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一段时日,巡察团例行公事视察当地的新币铸造情况。

    这片藩镇归浙西观察使统辖,之前叫镇海节度使,军队叫镇海军。

    刘异的爷爷李锜,当年同时身兼盐铁转运使和镇海节度使两大要职。

    之所以叫镇海节度使,因为润州是唐朝时期是长江出海口。

    长江三角洲为冲积平原,长江的河口一直在变化。

    其中有好几百年,长江入海口一直在扬州、润州(镇江)附近。

    到了唐武德元年,崇明岛才开始形成,河口才分为南北两支。

    如今的浙西观察使叫卢简辞,是大诗人卢纶的儿子。

    卢简辞这两年跟薛元赏一起合作打击运河流盗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友谊。

    他得知刘异与薛元赏关系匪浅后,对巡察团在公事公办之外,还多了一份热情。

    卢简辞带领巡察团参观他管辖藩镇的铸币工坊后,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他们。

    席间刘异试探询问若长安发生兵乱,镇海军是否会出兵。

    卢简辞呵笑回道:

    “你不知道吗,我出身范阳卢氏,我们卢氏从不涉入党争和权斗。”

    刘异听到这个回答很是安心,李瀍的助力又少了一个。

    五日后巡察团结束本地视察任务,刘异决定下一站去苏州,之后再从苏州去杭州。

    这两地都属于浙西观察使卢简辞的管辖范围。

    苏州、杭州不负责铸币,两州的铜像均要拉到润州来铸。

    按理刘异既然已经视察过润州的铸币工坊,为何还要去苏杭?

    官员们都明白,一是为了公款游山玩水,二是为了捞好处。

    因为苏杭两地都很富庶。

    卢简辞也没拒绝,他还委派苏州刺史杨汉公做随行导游。

    当杨汉公得知刘异不打算去苏州治所吴县,而是要去苏州辖下一个叫华亭县的小县城时,顿时有些费解。

    杨汉公语气委婉问道:

    “刘街使是不是从未去过苏州,所以不了解当地风土?”

    “你几个意思?”刘异板着脸问。

    杨汉公只好耐心解释。

    “苏州、杭州在藩镇归属上虽都隶属于位于润州的浙西观察使统辖,但在道上则属于江南东道的辖区,江南东道治所不在润州,而在我们苏州吴县,也就是苏州城。那里曾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历史悠久,也被老百姓称作姑苏,当地名胜颇多。在本官之前,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都曾担任过苏州刺史,在城中留下许多诗篇,一般去苏州游玩的人都首选吴县。”

    刘异憋笑,老子上辈子又不是没去过苏州。

    有上天堂,下有苏杭,我连那里更发达的样子都见过。

    他嫌弃地撇撇嘴,回道:

    “我这人没文化,对历史古城不感兴趣。”

    杨汉公抿嘴,接着劝道:

    “那也该去个富庶的县城啊,比如苏州辖下的常熟或嘉兴。街使要去的那个华亭县,在大唐天宝年间才开始首次设县,地处偏僻,近些年青龙镇(今白鹤镇)上虽有些海上贸易,可也不繁盛,与其他几县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谁说不繁盛,我听说那里也有一个出海口,叫吴淞口,杜牧去时还写了篇《吴淞夜泊》: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风波烟雨一相失,夜泊江头心渺然。”

    杨汉公一脸无奈,你刚才还说自己没文化呢,现在不张嘴就来。

  &nb

第695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