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6步步生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9章 有钱,但赚不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49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出现,存在并发展了八年,确定了程序存贮方式和二进制码。

    又因为自动运算控制方式,进化出了变址寄存器和各种存贮器。并确立了程序设计概念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基础。

    但稳定性,是无法克服的短板。

    56年,电子计算机进入了半导体晶体管时代。

    稳定性、能耗获得了戈明性的进步,磁芯存贮器和各种辅助存贮器,从性能到容量,开始了几何倍数的提高。

    尤其是中断概念的出现与应用,跨越式的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灵活性。

    主要应用矛盾,逐步转向软设备。

    62年,电子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和软设备系统化时代。

    分时操作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效率。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协同运算速度推高至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次。

    但更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功耗、成本和造价,以及受硬件性能所限,进入了瓶颈期的软件发展。

    于是,七十年代初,单片电路集成了1000个门以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也被推到了新的阶段。

    如果没有“异常干扰”的话,还要再过两年。时间进入八零年代后,第五代计算机的概念才会被提出来。

    随后,是漫长的理论完善和技术积累期。

    直到97年IBM的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第五代计算机才算真正度过理论期。

    再后面的几十年,一直处于发展期……

    最后那段掐了不播……

    介于在座的老几位,虽然是国内半导体及相关领域的大拿,但电子计算机只是半导体一众应用领域中的一环,他们不见得一定有充分的系统性的了解。

    而且,还有两位纯“白丁”。

    所以,曲卓先简述了一下前四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和技术要点,随后说:“无关大、中、小、微,这些物理体积上的区分,我们新一代计算机的架构、软件系统,以及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为所有人指明了第四代计算机今后的发展方向。

    剩下的无非是三点,一,基于更先进的光刻技术,在单位面积和体积内刻蚀更多的晶体管,以实现控制能耗的同时,获取更高的运算速度。

    同时,不断革新外围硬件及附属设备的容量,存取传输效率和功能性。为越来越高效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搭建能够充分释放性能的平台。

    以及根据不断迭代的硬件性能,开发出更加强大、高效和全面的系统和软件。

    二、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不断压低计算机的制造成本。

    让它从少数人才能接触到的,价格昂贵的高级工具,逐渐向平民化下探。

    三,让计算机的操作,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化,不断降低使用门槛。直至只要是个识字的普通人,经过简单的短期培训,就能借助计算机上搭载的工具软件进行工作。

    比如,记账、文字处理、资料检索、数据录入及传输……”

    大段信息量高度密集的内容讯息入耳,让堂屋内陷入安静,所有人都在消化和思考听到的内容。

&

第759章 有钱,但赚不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