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6步步生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6章 躺赚的机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曲卓分析,老丈母娘不可能送完被褥立马就走,多半会帮着收拾收拾打扫打扫。

    下午三点半左右回,到家四点多,刚好给老乔做饭。

    既然暂时还不能回家,就又去资料室翻期刊和近期的技术资料合集……

    别说,随手一翻,还真看到了些有趣的东西……一份CRT和电视机相关技术的资料合集。

    CRT就是老式电视的显像管技术,大屁股显示器用的也是那玩意。

    从电视被发明出来一直到六十年代以前,屏幕的曲率半径由五百毫米发展到七百毫米,但不论五百还是七百,看着都是个突出的半球。

    六十年代初期,索尼率先把曲率半径做到了1000毫米,屏幕看起来虽然还是个球,但弧度没那么大了。

    国内早期频道调节是个旋钮那种老电视,就是引进了该技术。

    到了七十年代初,老美的RCA公司把曲率拉到了1500毫米,屏幕弧度进一步减小。

    就是咱们国内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流行的,侧面有八个频道按键的那种电视屏幕的弧度状态。

    曲卓翻看的合集,不是回顾显像管技术发展史,而是集合了近期RCA、飞利浦、东芝、日立和松下等公司发布的一系列关于显像管的新技术目录。

    曲卓根据看到的资料猜测,屏幕曲率突破2000毫米应该已经不远了。

    等几个掌握关键技术的公司进行过谈判和专利交换,推出商业化产品就会提上日程。

    也就是说,后世国内九十年代才逐渐进入平头百姓家的平面直角电视,估计最晚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在发达国家上市了。

    在欧美日几大巨头,掌握着大量相关专利的情况下,曲卓没兴趣把脑细胞浪费在显像管技术上。

    他看好的发力方向是液晶屏,并详细的检索过相关资料。

    第一代TNLCD技术72年就有了,不过只有明暗,也就是黑白两个色域,对比度的限制决定了无法做出大面板。

    所以,开发出该技术的RCA公司公关了几年,没取得什么突破后,就低价卖给了小日子。

    随后的很多年,出现过很多不成功的技术路径。直到八十年代才相继有了STNLCD和TFTLCD两种彩色显示技术。

    其中STNLCD技术,是在TNLCD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彩色滤光片。虽然能显示色彩,但色域窄到可怜。

    TFTLCD,也就是薄膜晶体管技术在LED显示技术完善前,独领风骚了很多年。不过TFTLCD比扭曲向列和超扭曲向列要复杂的多。

    88年夏普才在实验室内,造出了第一块无瑕疵的十四寸非晶硅TFT彩色液晶显示器。直到两千年左右,才真正实现商品化。

    TFT离的太远,曲卓准备先搞定STNLCD,也就是超扭曲向列显示技术。

    有扭曲向列技术打底,又是在多晶硅上“雕花”,对曲卓来说难度不大。难点在于彩色滤光片,那玩意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国内没有相关研究,外文资料上倒是能看到一些疑似关联的技术。

    只能慢慢等机会,看看能不能接触到更详细的数据。

    也不着急,起码还有三到四年的时间给他慢慢研究……

    合集里真正让曲卓感兴趣的,是一份索尼旗下工程师发布出的论文。探讨在超声波和可见光之间,寻找新的更轻便、更可靠的无线遥控方式。

    他列举了几种可行性方案,其中就有红外技术。只是眼下红外套件的成本较高,并不是优选。

    曲卓看了论文,才意识到差点错过一个躺着赚钱的机会。

  &nbs

第486章 躺赚的机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