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6步步生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我真是太聪明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X86”的指令集、端口和架构,虽然在81年初步成型,但相关技术不是一次性出现的。而是从4004开始,逐步积累、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具有兼容性和拓展性的通用架构。

    也就是说,直接照抄的话……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做“仿制”,说白了就是抄。

    但是,怎么就那么不甘心呢?

    虽然老子也是抄,但老子抄的东西,绝大部分你们还没搞出来的!

    既然你们还没搞出来,那特娘的就是老子搞出来的!

    跟一帮白皮强盗讲温良恭俭让,纯纯是脑袋有包。

    如果在77年这个时间节点,搞出一套完善的,具有兼容性和拓展性的通用架构,绝对是革命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了两个方向。

    继续沿用现今主流的16位架构,几乎很难绕开因特尔从4004到8008再到8080累积下来的指令集。

    处理单元的设计上,也同样很难绕开他们的框架。

    全部推倒重搞?

    有脑子里BUG般的存在提供帮助,咬咬牙倒是能办到。

    可问题是,因特尔的32位芯片,满打满算还有一年多就要完成了。

    而我们的这边,就算抛开一切客观事实,今天曲卓把设计方案完成,上面一级一级的火速审批,明天就能通过。

    但硬件制造,一年多都够呛能完成。

    也就是说,搞16位架构属于完成即落后。

    如果直接上32位架构呢?

    指令集和端口沿用一部分因特尔的东西,遭到质疑时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为了向下兼容你们,才做出的选择。

    你看,这多提气呀!

    但新问题又出来了,就我们现在的加工工艺,搞个十六位的8080都得拆成几十片才能攒出来。

    上27.5万个晶体管的,只一个处理单元就得拆成多少分呀?

    只想想脑袋都发炸。

    而且,搞大型向量计算机重点在于浮点运算。除了核心处理单元,还得搞个类似于

    的协处理器出来。

    呃……对哈,这是在搞大型计算机呀!为什么要纠结于集成电路的加工工艺呢?

    架构归架构,处理单元归处理单元。就像内存和存储单元一样,都有多少米不谈,咱先把锅做的足够大。

    只要架构的承载上限足够高,五间房子体量的硬件插入,叫大型计算机。二十间房子体量的硬件插入,就特奶奶的是超级计算机。

    既然这样的话……软件方面还有必要纠结Unix系统还是类Unix系统吗?

    “IA32”和“DOS”才搭嘛……

    提到“DOS”,曲卓可就不困了。

    在他上本科的那个年代,DOS还是正经八百的考试科目。最开始学习编程,什么Turbo

    C++

    、

    Borland

    C++,还有

    QB,不都是围着DOS打转嘛。

    哥们熟呀!喜欢1976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

第192章 我真是太聪明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