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带着系统到明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龙江宝船厂(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走吧,咱们去你衙门口等着。”看着秦川走后朱慈?R扭头对赵远说。

    “殿下您请。”赵远赶紧在前面给朱慈?R带路。

    等到了后朱慈?R看着站在一旁的赵云说:“我说赵郎中,你也别站着了,坐下咱俩说说话。”

    “是是是。”赵远听到后连忙称是,虽然是坐下了,但却仅仅坐了三分之一的屁股,剩下的三分之二的屁股都悬空。

    春夏秋冬四女看着赵远的坐姿后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赵远看了一眼四女面露尴尬之色,朱慈?R对她们四人白了一眼。

    “我说赵郎中,本王又不吃人,你也不用这么紧张,咱们就聊聊天。”朱慈?R安慰道。

    “是是是,臣不紧张,臣不紧张。”赵远年龄也就三十多岁,以前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南京城的尚书,今天这还是第一次见朱慈?R这种级别的人。

    嘴上说不紧张心里紧张啊,刚才在外面说话的有一群人陪着没什么感觉,这一下子自己独自面对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打鼓,不断地伸出胳膊擦头上的冷汗。

    朱慈?R看着赵远的动作后对他问道:“赵郎中,你说一下,如果咱们要是造郑和下西洋时的那种大船,一艘得多少钱?”

    赵远想了一下说:“回殿下,如果是郑和乘坐的那艘天元号宝船,如今造出来最少需要三四十万两白银。要是稍微小一点的三十丈的大船大约六七万两白银,二十丈的大约在一万多一艘吧。”

    “还行,也不算特别贵。”朱慈?R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尺寸,明朝的一丈大概3.2米,如果是三十丈的船大概就是90米长30米宽了,这个数据多少有点水分,不过最少也得80米以上的长度了,六七万两造一艘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赵远听后可吓住了,“殿下,您要知道永乐年间造一艘大船也不过五六千两银子,如今已经涨了十倍了。”

    “额。”朱慈?R无语了,毕竟永乐年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了,翻十倍也不是不可能事,再加上造船需要用那种特别大的木头,这种木头一般都是在云南贵州这种地方弄到的。不过这话也没说,想了想对赵远说:

    “等宝船的图纸送来了咱们看看,核算一下再说吧。”

    赵远听到后也没有再说话,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喝茶等待。

    等了半个时辰,秦川走进来说:“殿下,都已经拉到了。”

    “哦?快拿进来。”朱慈?R赶紧站起来吩咐道。

    “这个,挺多的,要不咱们出去看吧。”秦川扭头看了一眼一马车的纸对朱慈?R说。

    “嗯?很多吗?”朱慈?R说完之后站起身朝门外走去。走到门口看着满满一车的纸吓了一跳,“卧槽,怎么这么多?”

    “孙家不只是有各种船只的图纸,还有很多整个下西洋的各种海图,还有许多各地的风土人情。”秦川说完之后又从怀中拿出来一个小本本递给朱慈?R。

    朱慈?R

第六十一章 龙江宝船厂(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