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1章 和为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子澄却是一点脾气也没有,只是觉得,许淮这样的人才大抵没有那么容易归顺,毕竟,他眼下是在秘情处,算得上是今上跟前的人。

    黄子澄为许淮备下的是今春的瓜片茶,墨绿色的叶片紧实壮硕,掐头去梗的嫩芽在水中舒展开,就像是春风又抚一般……这瓜片产自安徽六安,许淮一直以为绿茶清饮的标准成形是在明后期,却不料眼下尚才洪武年,就已经能有这样标准,工艺这样考究的绿茶了。

    许淮啜了一口品茗杯里的茶,道:“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黄子澄道:“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却是不想原你也是个识货的。”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许淮道:“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须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这大别山里茶香气算是最让我等垂涎的香气了。”

    黄子澄道:“好茶用好水来烹,茶叶的优秀品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相传苏才翁与蔡襄斗茶,蔡襄的茶精,用的是惠山泉,苏才翁的茶稍劣,用竹沥水煎茶,最终苏才翁以水取胜,你猜猜,我这今日里的水,是什么水?”

    许淮原只是稍提了一句,却是不想这黄子澄居然能投其所好,从这水上聊开了。

    许淮自是知道,饮茶之人,都道器乃茶之父,水乃茶之母,且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说法,也有人会取陈年雪水来烹茶,倒是不知这黄子澄能讲究到哪种程度。

    他道:“泻从千初石,寄逐九江船。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康王谷中的谷帘泉被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便可知他所追求的乃是活水为上,你这烹瓜片之水,却没有清冽之感,反倒是有一种……氤氲的香甜,莫不是,陈年的梅雪水?”

    黄子澄哈哈大笑:“倒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啊!”

    这话说得,言下之意无非就是许淮猜对了他烹茶所用之水,可许淮却隐约觉得,他言下之意似还有暗指。

    许淮倒也未去拆穿,只是笑笑不再说话。

    虽说许淮和黄子澄的政见不合,可却因茶之事,也算是相谈甚欢了。

    许淮钟爱茶,尤以爱茶之精神里的一个和字。

    许淮一直认为,“和”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也是儒、道、佛三教共同的哲学理念。

    中国茶道充分吸收融汇了儒道佛三家关于“和”的思想精华。

    儒家的“和”强调中庸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家的“和”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家的“和”在茶文化方面则体现为“茶禅一味”。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也是中国茶道美学的思想基础,钟爱茶之人,多多少少会去汲取这样的精神。

    许淮一直觉得黄子澄齐泰之辈是腐儒,现在看来,却又觉得大抵要因这茶之精神对其有些许的改观了。

    许淮独自架着马车往家的方向走,哼着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歌儿,不得不说,黄子澄的这场以茶会友的确是成功了。

  &n

第521章 和为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