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6章 宴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的时鲜食物用驿马加急快递,经由御膳房名厨精心烹制,当然都是绝佳上品,许淮偶吃得一两门,不由暗叹,朱元璋当皇帝向来以节俭而著,他的宴会上都能如此将就,且就说不得那些留了奢靡之名的皇帝,他们的奢靡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宴会之后,众人刚陆陆续续的离宫,许淮和洪世贤刚走到宫门口,便听闻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方才内宫有人来报,说丢了一样重要的物件儿。”洪世贤压低了声音,在许淮的耳边道:“今日里的这场宴,怕不是个太平宴啊!”

    许淮蹙眉,看向洪世贤:“你的意思是?”

    “传国玉玺——”洪世贤声音压得更低:“不见了!”

    许淮听后大吃一惊,仔细想了想才觉得不对劲。

    他所理解的传国玉玺是最早的那一枚,也就是春秋时期的那一枚。

    原本秦始皇以前,对于印的使用没有太多限制,老百姓也可以用金玉做印章,印章上也可以用龙虎钮。从秦始皇开始规定,皇帝的印称为玺,用白玉,螭虎钮,而其他人则不允许用,从等级上玉高于金。

    皇帝的玉玺是一组六枚,分别叫做“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印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称为乘舆六玺。

    其中皇帝行玺,用于封国;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除了这六枚玉玺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制作了一枚特殊的玉玺,据说这枚玉玺由玉工孙寿刻制而成,用螭虎钮,李斯亲自用大篆书撰写印文,印文像是鱼龙凤鸟的形状,书曰:“受命于昌,即寿永天”。

    许淮理解的,是这枚特殊的传国玉玺。

    可实际上,一直到隋朝统一时期,隋文帝杨坚从陈后主陈叔宝手中得到的传国玉玺就已经说不准是哪一块了,这其中经历过涂改多的版本,没有人能说得清,那一块是真传国玺,哪一块又是后世仿制的。

    到得明初之时,元顺帝也只是被打跑了,并没有向大明投降,所以明朝并没有得到前朝的玉玺,只能自己做。

    这种情况下,明朝对玉玺的队伍进行了大扩军,前前后后一共十七枚,各有各的用处。

    朱元璋的用意大概是想要淡化传国玺的影响。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这个做法有奇效,他的子子孙孙之后,朱佑樘时期有个平民在河道里挖到一枚玉玺,色青微白,印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当地巡抚进献给了朝廷。

    礼部尚书傅瀚认为这枚玉玺与史籍上记载的并不相符,宋代以后的传国玉玺应该都是伪造的。

    自古受命以德,不以玺,大明朝的宝玺足以垂法万世,不必用伪造的秦玺来贻笑后人。

    朱佑樘接受了他的意见,薄赏献玺者,对于那颗玺也“却而不用”。

    此后有民间或者是蒙古人进献玉玺的,基本上都没得到重视。

    琢磨了老半天,许淮便想,朱元璋丢的大概是他自治的十七枚玉玺中的一枚吧?

    丢的是哪一枚?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好在,朱元璋并未因为这件事情为难他们,

第516章 宴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