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偏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出身布衣,掌握最高政权之后,对待老百姓轻徭薄赋,平民出身使皇帝代表的就是这个阶层的利益,无论是京师学堂还是各地的儒校使得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开办于各地的惠民药局使得穷苦人能够抓的起药,养济院使得无子女老人能得以依靠,义冢专门用来安葬那些无处埋葬的逝者。
每年的正月和十月,每个乡村都要举行免费的会餐,以增强乡民的凝聚力,洪武十八年,皇帝更是颁布《大诰》赋予了农民新型权力——绑送违法地方官员押往首都治罪。
在朱元璋亲自编写的《大诰三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江苏农民陈寿六受当地官吏顾英的迫害,陈寿六手持朱元璋亲编的《大诰》将顾英抓起来押送京师南京。朱元璋接见并赏赐陈寿六衣服和钱,沿途拦访的官吏后来也受到皇帝的处罚。太祖免除了陈寿六三年的徭役,并亲颁圣旨对他进行人身保护,并警告他不许借此嚣张跋扈,一时间陈寿六成为明朝千万农民的楷模。
《明实录》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朱元璋看见南京城内有一些沿街露宿无家可归的流民,便让南京官员在南京城内找一块空地,盖260间房屋给无房的南京人免费居住。
洪武八年正月朱元璋下圣旨将这种办法推行到全国,要求中书省官员派人四处寻访无衣食、无住房的人,给以衣食和住房,并说道自己在民间的时候目睹民间的疾苦,恨当时不能给天下饥民已庇护,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朕扫平四海,但御宇十余年来仍不能实现当初之志,各位臣工应该帮助朕实现这个理想,如若不然,你们也就没有必要来辅助朕,所以万不能使天下有一人无衣穿、无饭吃、无房住。
暮年晚年的朱元璋在挚爱接二连三的离他而去的人,性子越发偏激,用刑苛刻、无端猜忌、朝赏暮戮、忽死忽赦、法外施刑。
文官们反对他,武将们疏远他,天下的学子们更视他为死敌,也许他身边能倾诉的只有马皇后,在马皇后死后,这种情形更加如影随形。
世人传说,无论朱元璋如何坚持他的理想,他仍然是一个偏激的皇帝,一个有着人格缺陷的皇帝。
不可置否朱元璋有着皇权在握应有的阴冷与专制、灭族与无情的朱元璋时代终于随着他的死亡结束,可对于朱元璋来说,世人传说又何尝不是偏激的,随波逐流的。
在朱元璋时代,官员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所适从,可若非一个这样的皇帝,最后得到的只怕是无数对他布衣天子权利的质疑了。
和洪世贤从皇宫出来,见洪世贤面色不好,许淮便也不去问,只道是洪世贤受了责难。
两人分开的时候,洪世贤才道:“这月余来,看你无所事事,并不在意和今上所约定的三月之期,我以为你必死无疑,眼下看来,才觉你倒像个看穿一切的局外人,仿佛你知道会有今日里的这么一天,便不急不躁的顺着时间走。”
许淮道:“出事了?”
洪世贤道:“今日圣上言有奏疏奏请另立太子。”
第470章 偏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