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胡案始末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而表面应允,暗中却向圣上报告,这无疑是说李善长私自集结兵力。

    凑巧,京中吏民为党狱诛累,坐罪徙边,约有数百人,中间有一个叫丁斌的,为李善长私亲,李善长便替他求免。

    由于圣上对李善长的猜忌之心日重,他不但没有答应李善长的请求,反而命令将丁斌拿获,经审讯得知,丁斌偏巧曾经供事胡惟庸家,于是供出不少李、胡两家的往来之事。

    这样,便认定了李存义、李佑父子伙同谋叛的罪状,立即将他们从崇明岛拘捕进京,重新审理定罪。

    接着,圣上便颁布严敕说,李善长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于是,七十七岁的李善长被赐死,其妻、女、弟、侄等一门七十馀人被杀,只有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及两个儿子,因为临安公主的缘故,得以免死,流徙江浦。

    然而胡惟庸的独断专行,实在是怒及人心。

    与此同时,圣上又策划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

    断断续续的记忆和元峭说的这些重叠在一起,许淮想起自己曾看过的吴晗先生所著的《胡惟庸党案考》,通倭通虏都是“莫须有”的罪名。

    胡惟庸事件正像一个传说中的故事,时间越长,故事的范围便越扩大,到后来胡惟庸东通日本高丽,西通卜宠吉儿,南通三佛齐,北通沙漠,东西南北诸夷,无不与胡惟庸叛逆案发生关系。

    圣上在杀胡惟庸若干年后又给他加上这些谋逆罪名,是想借胡案兴起大狱来诛杀文武功臣,以防功臣们日后威胁朱姓子孙,凭心而论,胡惟庸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所谓的“胡党”却未免牵强附会。

    胡惟庸案实际上成为圣上整肃功臣的借口,凡是他认为心怀怨望、行为跋扈的大臣,都被加上“胡党”的罪名,处死抄家,开国功臣李善长也最终被牵连进此案。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据说徐达也未能善终,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为凶险的背疽,按中医的说法,忌吃蒸鹅。圣上偏偏派人送一只蒸鹅给他吃。

    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继续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鹅,没过几天就死了。

    李善长是受祸最惨的,不仅本人被赐死,还被族诛,他死后一年,郎中王国用为其鸣冤,由御史解缙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疏中论道: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又何必为胡惟庸谋事,况且他已经年迈,根本没有精力再折腾,何苦如此!当时正值胡党株连,气氛异常恐怖,很多人担心会招来祸事。但圣上看了以后,未作任何批示,可见他也默认是枉杀。

    所谓的胡谓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第238章 胡案始末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