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临朝·侵地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了顾恢的旨意,顾襄忆根本就没等到第二日,当即便回甘露殿换了常服,谁也没带,径自便去了大理寺。
无因也在那儿了,是郑思源坚持留下的。
不过原本众人也没想到顾襄忆今日便会来,人到的时候,却是好一番折腾。
顾襄忆便无奈地道:“郑卿,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难道大理寺还把忆当外人?”
郑思源却笑:“大理寺已有好几年都未设少卿了,这回终于填上了缺,大家高兴还不行?到底是以后日日都要来议事的,总要把值房备上。”
少卿的值房还不曾收拾好,众人也便先去郑思源那里商议。
顾襄忆早朝不在,没听见众人说了什么,却依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神色,呷了一口热姜茶,沉声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思源肃容道:“不知殿下是想先见见原告,还是阅读卷宗呢?”
顾襄忆摆手:“既然已经有卷宗了,便先看上一眼,也免得听人啰啰嗦嗦扯不明白。”
郑思源颇为赞许,挥手让沈遥君去取讼书来,而后摇头道:“泽远写的公文看惯了,再看那讼书可真是觉得头大如斗,啰啰嗦嗦的,错漏百出,与听那民妇陈辞强不了多少。”
“看来郑卿下次可以向陛下提议,统一讼书行文,于谁都方便。”顾襄忆轻轻一笑,“说到那民妇,她如今人在哪里?”
郑思源摆了摆手,露出一个心里有数的神情,“殿下放心,大理寺虽说结余银两不多,但一年所得却足以赁下意见客栈,但凡远来告状的,都是请进里头去住,分文不收的。客栈的人也都是大理寺相熟或是自己养的。”
却没想到郑思源如此稳妥,顾襄忆放下心来,点一点头。
不多时沈遥君便取来了讼书交予顾襄忆,顾襄忆将纸一展,又向无因招了招手,趁人不备,还向他飞快地一眨眼。
无因登时脸皮一红,却知道这是叫他一道去看的意思,也便大大方方地上前去了。
二人的行止都十分坦然,也没教人看出有什么不妥当之处。
这讼书果然写得潦草,顾襄忆越看,两道长眉便皱得越紧。
沈遥君见状,连忙解释道:“殿下容禀,这前来告状的民妇夫家姓张,娘家姓乔,原是长安东郊蓝田人士。殿下想必也知道,蓝田有一玉脉,因而此地居民多以采矿、琢玉为生。张乔氏夫家便是采玉户,于半年前在山上采出一块七彩玉来,一时引为惊奇。没多久,村中忽然来了一伙人,说张家所在的村子原本是他家庄子,如今也该将地方还回去了,村人不从便是一顿□□烧。张家老爷子身子本来就不好,这一闹之下竟生了大症候,当即就撒手西去。张乔氏的夫君不肯依,上门去闹,反倒被乱棍打死。村人为之震慑,也不敢再闹,于是那村子如今竟是成了一家的私产,专门给他家采玉。”
无因本是个修士,最是慈善心肠,闻言不由得念了几句心经。
顾襄忆则揉了揉额角,“柳家如今这般嚣张了?抢占民间地产还敢打着自家名号去?”
郑思源也面露赞许之色,“不瞒殿下,臣也觉得此事疑点颇多。蓝田产玉本不是秘密,即便是产出一块七彩玉也算不得十分稀奇,实在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何况张乔氏一介村妇,如果不是那些人肆无忌惮以势压人,她如何能告出褚国公来?”
顾襄忆想了想,“既如此,不如先私底下问问,不算过堂,也好心里有数。”
“殿下,这实在不合规矩,恐有串供之嫌!”郑思源摇头如拨浪鼓。
托腮一忖,顾襄忆却忽然有了想法,“大理寺的人都要避嫌是吗?这却好办,虽然陛下今日下旨给了孤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但还未去吏部交割,官印与册文都未造好,这位置也不算坐上了。国师更是云间院的人,孤与国师一道去走一趟,不算坏了规矩吧?”
郑思源惊得挑眉,张了张嘴,终究还是道:“看来臣眼光甚好啊。”
“多谢郑卿。”顾襄忆笑了笑,然后又问:“沈丞,那客栈在何处,劳烦你带一带路?”
沈遥君自然不敢推辞,受郑思源的命令,将他二人送至街口。
未走出多远,顾襄忆冷不防问道:“沈丞,那日你们去逛珍宝展,莫非都是些不入流的西贝货?”
沈遥君愣了一愣,“殿下何出此言?”
顾襄忆便笑:“不过随口一问,并非质疑沈丞的眼光。只是孤看那一晚阿念回去的时候是空着手的,什么也没要。她也没什么特殊
第119章 临朝·侵地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