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第一个“毕业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首例独立接诊考核”带来的震撼与反思,如同一次高强度的淬火,让学员们的心志变得更加坚韧。他们不再满足于“通过考核”,而是开始疯狂地抠细节、磨思维、究方义。

    nbsp深夜的明德堂二楼,灯光熄灭的时间越来越晚,里面常常是几个学员围在一起,为某个脉象的体会、某个方剂的微妙加减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又一起翻书查证,找老师求证。

    nbsp张景、杨主任、黄彪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种自发性的、刨根问底的学习状态,正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nbsp而在这批学员中,龙云的进步尤为显着。他本身就有一定的临床底子,悟性高,加上那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日夜不辍的努力,很快便脱颖而出。

    nbsp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正确,开始追求“精准”和“效验”。每次跟诊,他观察得比谁都仔细;每次审核,他追问得比谁都深入;每次复盘,他思考得比谁都透彻。

    nbsp他的处方,渐渐有了几分沉稳老练的气象,药味精炼,力道精准,往往能直指病机核心。连一向要求严苛的黄彪,拿着他的处方,也常常是捋着胡子,点头的次数越来越多。

    nbsp杨主任私下对张景说:“龙云这小子,是块好材料。开窍了。”

    nbsp张景看着监控屏幕里龙云沉稳接诊的身影,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nbsp这一天,在进行又一轮高难度的“厥阴病”病案沙盘推演后,张景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解散,而是让所有学员留了下来。

    nbsp“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考核,我们认为,有部分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处理某些特定病证的能力。”张景的开场白,让所有学员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nbsp“但是,独立行医,不是儿戏。我们需要更全面、更严格的最终评估。”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龙云身上,“龙云。”

    nbsp“到!”龙云下意识地挺直身体。

    nbsp“明天上午,你单独使用二号诊室。桂翠会给你分配五个预约好的复诊病人。这些病人的初诊都是由我或黄医生完成的,病情相对稳定,需要复诊调方。

    nbsp你的任务是,独立完成这五位病人的接诊,重新四诊合参,判断病情变化,并开出新的处方。”

    nbsp张景的语气不容置疑:“所有处方,依然需要经过我或黄医生的审核签字方能生效。我们会根据你接诊的全过程、以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定。

    nbsp这,将决定你是否能成为本项目第一个获得‘有限独立处方权的学员。”

    nbsp有限独立处方权!这六个字,像一道电流击中了所有学员。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龙云,将是第一个接受这最终考验的人!

    nbsp龙云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血液奔涌上头,但他用力吸了口气,将所有的激动和紧张都压了下去,目光坚定地看着张景:“明白!老师,我一定全力以赴!”

    nbsp第二天上午,明德堂的气氛格外不同。一号诊室由黄彪接诊新病人,张景和杨主任则坐镇隔壁,重点监控二号诊室的情况。

    nbsp其他学员虽然照常跟诊学习,但心思都忍不住飘向二号诊室那边,既为龙云感到紧张,也充满了期待。

    nbsp龙云独自坐在二号诊室里,深吸一口气,将杂念摒除。他面前,放着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伤寒论》条文书。第一个病人进来了,是一位需要调整失眠方子的中年妇女。

    nbsp龙云沉心静气,开始问诊、望舌、切脉…他做得一丝不苟,比平时更加细致。他发现病人舌苔比初诊时变薄了些,脉象也略有和缓,但入睡困难依旧。

    nbsp他判断阴血稍复,但虚热未清,于是在原方(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的基础上,减少了黄连的用量,加入了合欢皮、夜交藤加强安神之力。

    nbsp处方写好,他仔细检查后,交给守在一旁的桂翠。桂翠立刻送到隔壁。张景快速浏览,点了点头,签上了名字。

    nbsp第一个,通过。

    nbsp第二个病人,是个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的儿童。龙云仔细听了听咳嗽的声音,看了喉咙,问了痰的情况(痰少难咯),切脉(脉略浮细),判断表邪已去大半,但肺气失宣,余邪未清。

    nbsp他没有贸然改用强力止咳药,而是开了止嗽散合杏苏散加减,意在宣肺利气,化痰止咳。

&n

第199章 第一个“毕业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