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大明,开局只有一只破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道衍和尚劝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这不成资本家了吗?”王中华无奈苦笑道。

    他的本意是好的,百姓们累了多半年了,也该让他们歇歇了,可没想到,他们为了挣这三倍工钱,都纷纷表示不愿休息。

    “想干就干吧!”王中华双手一摊,表示放弃了。

    勤劳肯干是咱们同胞的一种美德,从古到今,一直都没有改变。

    也不知道谁给应天府的皇宫里送了临淮月饼,朱元璋和马皇后吃过之后很满意,于是,御膳房就派人来这里要学习制作方法。

    “游经理,你去安排吧!”王中华大手一挥,学就学去吧!老朱喜欢吃没办法,这里对大明皇帝来说,不存在什么保密。

    这一学不要紧,还让他们学走了其它的一些美食,如水煮鱼、锅包肉、烤鱼、方便面、红烧肉、麻辣烫、饼干、蛋糕等。

    辣椒这种东西一出现,就能创造出不少美味来,应天府的天气比较闷热,也让人食欲有些不振,但有了辣椒这种开胃的佐料后,就能有效缓解了。

    临淮县在整个大明的美食地位,那是如日中天,只因此地的食材种类太丰富了。

    张二龙是王中华在应天府结识的一个客商,他的生意见不得光,主要是偷运各种海产品,因为此时的大明已经开始禁海了,都怪那些该死的小八嘎。

    “我这里不禁,你尽管给我拉来,而且我还给你出高价。”王中华才不管那些,?老百姓带来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张二龙也是很乐意与王中华打交道,他感觉这位父母官和大明的其他官员很不同,首先就是思想开明,行事风格一点儿也不迂腐,而且在此地经商,还不用担心有人为难他,也不用担心有人向他索贿。

    为此,他特意在临淮县城买了一处大院子,连家人们也都接了过来,此地日益繁华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治安环境没的说。

    作为大明皇帝的故乡,凤阳也在搞大建设,规模要比这里大多了,以后这里就是中都之地了,有朝廷的大军驻扎,安全方面肯定有保障。

    而且从美食到穿衣,这里都很时尚,人人都有享受生活的心,临淮县就是一个不二之地,此地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过个一两年你再去看,此地一定会成为大明最繁华的地方。

    ……

    “大人,那个和尚又来了!”衙门口的瘸腿老卒汇报道。

   

第344章 道衍和尚劝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