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儒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经年契阔问旧事——仗义执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定决心,提笔在宣纸上开始书写,仅仅六十息的工夫,萧沉阁便又放下了笔,在宣纸上吹一口气,好让墨迹早一些干。

    随后皱着眉头看着自己写的诗,轻轻叹了口气,仿佛不太满意。

    吴聘心中了然:“此子果然不会作诗,自己写的诗烂到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此时萧沉阁看着纸上短短四行诗,心中惆怅:“唉,这毛笔字怎么就这么难写呢?明明我前世用中性笔写字写得还可以啊,现在用毛笔一写,看上去真不怎么样,配不上我这名句啊!”

    随后又朝着宣纸吹一口气,双手拿起宣纸,又在空中晃了晃,看墨迹干得差不多了,恭恭敬敬地递给吴聘。

    吴聘伸手接过萧沉阁递来的诗,打眼看过去,不由得皱起眉头。

    只见一张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四句诗,看字迹就狗屁不通。

    耐着性子看下去,只见纸上第一句写着:“床前明月光”。

    普通是普通了些,但是看上去似乎还可以,意象描写得不错。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

    “嘶”,吴聘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句竟然甚是精妙,把“明月光”比作“地上霜”,这比喻贴切且别致,月光铺在地面上的森森寒意呼之欲出。

    再看最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诗!

    从描写意象自然而然地转为抒发感情,不自觉地将人带入“思乡”的意境中。

    吴聘是儒宗四品大儒境儒生,鉴赏能力自然是顶级的。

    这首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可越读越觉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短短二十八字,竟无一字可以更改。

    妙啊!

    这是眼前这个杂役萧沉阁写的诗?

    这不可能啊!

    吴聘盯着宣纸上歪歪斜斜的《静夜思》,不由得愣了神,看看宣纸,又看看萧沉阁,心中涌出一股荒诞的感觉。

    这种水平的诗词,莫说一个从未上过私塾的杂役,就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也从未有过可比肩的作品。

    不,就连自己也从未作过如此精彩的诗。

    吴聘仔细想想,自己自幼从文,一路突破到如今的四品大儒境,也算天赋异禀,一生写诗不少,竟然没有一首可以与这首《静夜思》相提并论。

    然而这却是眼前这个杂役花了不到六十息的时间写就。

    吴聘有点怀疑人生了。

    怎么会这样?

    这首诗是七皇子提前找人写好的?

    不会。第一,试题是我随口出的,七皇子并不知道;第二,这首诗的水准,连自己都望尘莫及,七皇子那边无人有这等才华。

    吴聘到底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此时迅速回过神来,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首诗水准之高,通过入院考试绰绰有余,但是按照甄如法的意思,赵正雍送来的人必然是要拒之门外的,自己得想个法子,让这个萧沉阁通不过考试。

    可这首诗实在精彩,我亲自考较,不予通过,若是传出去,岂不是遭人诟病?

    思来想去,突然心中一动,一个疯狂而大胆的念头浮现心头。

    他要将这首《静夜思》送给宰辅甄如法之子甄子羽,作为后者参加“儒武大会”的作品。

    一甲子一度的“儒武大会”近在咫尺,距今仅有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院长李仁的意思,成为李仁的亲传弟子并非单单是文院之人的造化,乃是全部大桓子民的造化,是以“儒武大会”,整个大桓的青年才俊都可参加。

    面对这等令全天下人都眼红的大造化,一向注重名声的文院并不敢明目张胆地徇私舞弊,否则便是犯了众怒。

    文院四先生甄如法有一独子甄子羽,此子儒武双修,素有才名。此次“儒武大会”甄如法父子对文院五先生的位置志在必得。

    作为文院高层以及甄如法一党,吴聘当然乐于见得甄子羽夺得文院五先生之位。

    “儒武大会”由文院组织,甄子羽自然是有些先天上的优势的。

    比如“儒会”的试题。

    可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文人本就相轻,更何况是这么重要的比赛,所以即使提前知道试题,也不一定能压服众人。

    除非你的作品,确实比别人好很多。

    眼前的这首《静夜思》,便是这种作品。

    这首《静夜思》,即使放在“儒武大会”之上,也是可以压服众人的。

    虽然文院原定的题目并非“望月”,不过既然试题是我定的,现在我有了佳作,把之前的试题换了不就行了?

    思量既定,吴聘眯起眼睛,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恭恭敬敬站在身前的萧沉阁。

    既然有了这种打算,那萧沉阁,就必须妥善地处理掉。

第20章 经年契阔问旧事——仗义执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