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寒门辅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要大明主要盐场不遭到严重破坏,囤盐绝对换不来暴利,这玩意的价格想翻几个跟头不太可能。

    nbsp退一步,这可是北平,京杭大运河还畅通着呢,山东盐场、两淮盐场算不上多远,就是正常运输,送来十万斤盐也就是七八天的事。

    nbsp十万斤,足够让北平百姓吃一阵子了。

    nbsp现在是洪武十八年,不是历史里永乐迁都之后,当下整个北京城的百姓,将城南的那些人算进去,也才十五六万人。

    nbsp商人嘛,囤货居奇,为的就是赚钱,不赚钱谁还做这行生意。

    nbsp无利可图,为何囤盐?

    nbsp在大明,盐由官府严控,价格涨跌幅度十分有限,供应量在那摆着,生产又没问题,不具备疯狂涨价的条件,而且北平城没有炒作盐价的舆论,不存在挤兑风波。

    nbsp顾正臣能想到的唯一可能,那就是走私了。

    nbsp草原上,盐值钱。

    nbsp虽然说大草原之上分布着一些盐湖,蒙古人可以靠着盐湖补充一定的盐,问题是,盐湖的盐提取,主要靠的是自然结晶。

    nbsp蒙古草原上别说没有盘铁,铁锅都是好东西,做不到大规模煮盐,也没这么多燃料,用草可不好煮盐,至于树木,盐湖周围能有多少树木?

    nbsp况且盐湖分布很不平衡,蒙古人那么多人,总不可能都围着盐湖放牧吧?

    nbsp关键是,盐湖的水也不能吃啊。

    nbsp盐这东西是必需品,每天都少不了,产量有限,只能搞进口买卖,大明不让出口,不仅盐管控不让卖,铁锅也不让卖,茶叶也不行,这就是妥妥的贸易战了……

    nbsp盐铁茶短缺,是草原上的大问题,十几年来一直没办法解决,苦日子过得并不少,虽然还没到完全没盐的地步,但想要做到吃盐自由那是别想了。

    nbsp这也就导致了盐在草原上的价值很高。

    nbsp在大明,一斤盐正常三十文,到了草原,以盐易物,其折合价值可能超过数十倍甚至更多。

    nbsp据顾正臣所知,常千里走私时,曾用三斤盐换过一头牛,还用一口铁锅换过两匹马。当然,这并不是均价,与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易,出价不同,但这也足够说明盐铁在草原上的价值多高。

    nbsp顾正臣回到院中,对韩庭瑞吩咐道:“让人调查下盐商的盐都到了谁的手中,派人盯下出京朝阳门外码头、通州等地的盐,看看这些盐最终运到了哪里,城门盘查也让人留意下,发现超过一引的盐出城则上报,并安排人追踪盐的去向……”

    nbsp韩庭瑞记下,离开去布置。

    nbsp闻筝熬好了药。

    nbsp顾正臣看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对门口的萧成道:“派一些生面孔将北平所有盐铺的盐,能买下来的全都买下来。”

    nbsp萧成愣了下,疑惑地看着顾正臣。

    nbsp严桑桑疑惑:“夫君为何要这样做,一旦所有的盐被我们买下来,北平的百姓吃什么?”

    nbsp顾正臣半躺在藤椅里,闭目养神:“倘若当真有人大量走私盐,等着看吧,市面上的盐很快就会补充上来。”

    nbsp“为何?”

    nbsp严桑桑刚问出口,转念

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