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零五章 李文忠的劝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玉、唐云等人也被这个消息给惊住了。
nbsp大明的卫所将士,恐怕没有几个不敬佩镇国公的。
nbsp要知道军士脱下盔甲、放下刀枪之后,还需要拿起锄头、镰刀去耕作,也算是半个百姓,所谓“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军士种地和百姓种地没多少区别,都要交税。
nbsp百姓交的是夏秋两税,三十抽一,不管你产量多少,按比例来。
nbsp军士交的是屯田籽粒,一亩一斗,不管你产量多少,固定额度。
nbsp百姓渴望土豆、番薯、玉米早点进入自家过上好日子,军士也一样,军士也是有老婆孩子,有一家人需要养活的,地就在那摆着,谁不想多增产量,交够朝廷的,自己还能多点剩余?
nbsp而带来高产农作物的便是率领水师船队完成大远航的顾正臣,也正是顾正臣,让许多军士看到了身后家人摆脱穷困的希望。
nbsp现在——
nbsp顾正臣出事了!
nbsp虽然这不会影响土豆、番薯的产量,但一定会影响土豆、番薯进入卫所的时间。
nbsp顾正臣是勋贵,是武将,他现在不是文官,有他在,只要他发话,土豆、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在进入民间的同时,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倾斜给地方卫所。
nbsp可若是顾正臣不在了,谁给卫所发声?
nbsp就算是发出了声音,谁能盖得住文官的声音,他们从来是以民为重,没人喊过以军民为重的话……
nbsp军士不安。
nbsp张玉、唐云等人则震惊的是,顾正臣这般人物,怎么就有人敢对他下手了,这是何等胆大包天,何等肆意妄为?
nbsp这问题的严重性不亚于一场地方叛乱了!
nbsp为国功劳无数者,难不成就落了这么一个下场?
nbsp朱棣消化不了这个消息,脚步有些不稳地朝外而去,却被南世卿给拦了下来:“陛下没有给王爷回京的旨意。”
nbsp“旨意,这个时候还要什么旨意?”
nbsp朱棣推开南世卿,心头怒火腾腾。
nbsp谁伤了先生,谁就应该死,不管是谁!
nbsp朱棣刚牵了马,便见李文忠带人驱马而至。
nbsp李文忠抬手,挥退其他诸将士,看了看南世卿,对朱棣道:“你现在是军士,无令不得出营,这点规矩难道忘了不成?”
nbsp朱棣满脸冰霜,拿起了挂着的长枪:“曹国公,先生出了事,弟子若是不前往,那这些年来修习的为人之道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哪怕是父皇责备、惩罚,今日我也要回金陵!你要拦我吗?”
nbsp李文忠看着没有商量余地的朱棣,道:“我不是拦你回去,而是希望你冷静下来等一等。你现在没有旨意回去,文官势必会拿这件事弹劾于你。当然,你是不在意,可陛下一言九鼎,发配你来这北平戍边三年,你没得到许可跑回去,陛下的威严何存?”
nbsp“凡事总要讲一个名正言顺,尤其你是皇子,更不能不考虑陛下的威信。我知道你不喜欢听这番话,心急如焚,可我告诉你,这就是你的历练,这就是军士的苦楚!你会有着急的时候,他们也一样!”
nbsp“可军士就是军士,值守在岗,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征,就是你们的使命,若人人都因一些事擅自离营,这军威军令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第两千三百零五章 李文忠的劝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