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谋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 十里红妆(大结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做客,后院里一阵忙碌。

    但林雪琪没来。

    又或者是怕让她遇到萧云璋而失仪,不敢让她来。

    这一天萧云璋又一次不拿自己当客人,跑到前院招待客人。

    陆家这边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京城里有一种议论声,都在嘲笑堂堂王爷都快成为伯府的上门女婿了。

    还未成亲就一天天地窝在伯府不出门,也不知道……

    这种话,自然是萧云辰让人放出来的闲话,抹黑萧云璋和陆微雨的。

    萧云璋没有回应。

    伯府也没有回应。

    皇上也不闻不问,直到朝堂上有人弹劾萧云璋失仪时,皇上才震怒。

    当即下旨喊彻查是谁在暗中谋害辰王、毁辰王清誉,抓到就押入天牢、秋后问斩。

    吓得这些闲言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市井,突然就噤声了。

    而那些带头传话的源头几人,作为推手也被萧云辰清理掉,以免留下后患。

    如今陆微雨及笄,再有半年就要出嫁了。

    京城里所有人看热闹时,却是再也不敢胡乱议论,就怕惹祸上身。

    如今辰王可是真得宠的,皇上一路罩着他。

    他不但能在户部横着走,还能在京城横着走。

    三月,林雪琪出阁。

    陆微雨去送了添妆,啥心意也没显露,就给了一百片金叶子。

    林雪琪再怎么挑刺儿,也不能怪人家送了金子吧?

    当然,如今的陆微雨多的是金叶子。

    萧云璋将皇上给他的那一万片金叶子,都作为压岁钱送给她了。

    不过,陆微雨却将那一万片金叶子留作嫁妆了。

    拿出来做添妆的,是以往收到的那些。

    林雪琪到上花轿时也没看见萧云璋的身影,一脸失落地放下了喜帕,只能出嫁了。

    她心里想着,只要云璋哥哥肯来,她就是死也要拒婚。

    奈何她死也看不到云璋哥哥的身影,只能含恨而嫁。

    这个春天,因为自己的及笄和林雪琪的出嫁,陆微雨终是未能出远门。

    到是陆成安他们二月下旬去了一趟云城的云山书院。

    见识了那里读书的环境和气氛,他们想要去云山书院求学。

    只不过那里入学的基础门槛是童生。

    他们计划明年下科场试试身手,再怎样也读了十年书了。

    当然这一趟,他们也将陆微雨走了两次的路线走了一遍。

    去了常山、东灵山,再到滨城坐船北上回来。

    走了这一趟虽然也匆忙,但也遂了心愿,一个个回来意气风发、开心不已。

    六月初六,萧云璋在伯府与陆铭小舅子一起过了生辰,陆微雨亲自做了几道菜。

    小陆铭已经能自己拿着小勺子舀饭吃了,也能清楚地喊姐姐、姐夫了。

    他们的生辰之后,陆微雨清点了自己的嫁妆单子,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她的嫁妆物件,清风院都放不下,全部收在玉兰院中。

    八月初二,曾家人又来了京城。

    八月初六,常山几个太舅爷爷和五太姨奶奶也都到了。

    几家年纪小的少年们和小姑娘们,也都被带了来,成了亲、有了事情要做的就没有来。

    陆微雨连忙要安置大家的住处,还有逛京城的安排。

    林平湛得到消息赶了来,帮她揽过了待客的任务。

    他与曾明夏还有曾家兄弟姐妹,都能帮着招待常山来的人。

    不让她分心。

    萧云璋也请了大家去王府做客,在王府设宴款待了大家。

    做为聘礼的几处别院,也早早收拾了出来。

    就是为了这一天安置客人入住的,正好全部派上了用场。

    秦家人,也被皇上以喜帖和圣旨两种方式,派了林老将军亲自去了一趟东灵山秦县。

    陈家其他人都没有到,只有外祖父、外祖母带着家中几个小的没有来过京城的孩子,过来了。

    当年在京城出生的那些,都没有带出来。

    秦家当年在京城的产业全部卖掉了,他们也被萧云璋亲自出城迎接到王府中安置。

    陆家这边得到了消息,陆天尧连忙亲自登门拜见,又定了日子宴请秦家到府中做客。

    老祖宗也赶了回来,以示结亲的重视。

    秦家老俩口没有想过要进宫,皇上也没有再下旨。

    或许当年不得不让自己的发妻病逝,是皇上至今已有些后悔的错事。

    也是他与秦家心知肚明的心结,不然当初秦家致仕也不会如此决绝。

    但在萧云璋成亲的日子,皇上还是希望至少让孩子的外祖家来人,见证孩子如今长大了、成家立业了。

    这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期望,还有愧疚。

    只不过他身为帝王,也有些无法面对秦家岳父。

    自追封秦氏为元后开始,他就下诏封了秦家岳父为国丈、一品世袭护国公。

    陈皇后的父亲,是在陈氏封皇后之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国丈。

    但皇上亲诏的国丈,显然更荣耀。

    这样的荣耀,在萧云璋与武昌伯府结亲后,就陆续都给到位了。

    若非没有改立太子,朝堂上百官都要以为萧云璋就是太子了。

    可惜,萧云璋依然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个大家认知里的郡王大皇子。

    八月初九,依俗例要到夫家安床,这任务是由女家兄弟完成的。

    陆微雨只有两个弟弟,以及堂兄弟,堂兄弟又是庶房的。

    好在这几年下来,大家关系都很好,嫡庶之分没那么明显。

    最后是林家三兄弟、陆成安兄弟、陆向阳他们一群人还有曾家、白家那边的兄弟们,全部都加入了。

    陆铮反而是骑在马背上领头就行了。

    当初萧云璋下聘,那丰厚的聘礼就已摆成了“十里红妆”的气势。

    如今武昌伯府只是去安床。

    那些家具和大小摆件、金银玉器等,还有当初萧云璋送过来的那些东西,以及细软等物。

    在这么多兄弟们的阵仗下,再加上护卫们帮忙,再次摆出了十里红妆的盛况。

    人头人马到了王府,后边队伍还在街上走。

    这样的排场,能让京城里哪怕是那些豪门贵户出来的人。

    也能看半天看呆了眼,能说半年风光了。

    八月初十,终于到了陆微雨出阁的正日子。

    清风院中进进出出,所有人都在忙,反而是陆微雨穿着嫁衣坐在窗前发呆。

    前世的事仿佛秋后的落叶,正在随着尘埃远去。

    今生经历的种种,她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许多事情都变得与前世不同了。

    她相信伯府的命运也会好起来,她和萧云璋的将来也会好起来。

    锣鼓喧天,花轿来到了伯府门前。

    萧云璋今天领着王府的府卫、亲兵们前来迎亲。

    皇家兄弟不会跟着他来迎亲,最多去王府喝喜酒道贺。

    再是热闹也不如百姓家的亲情和温馨。

    但萧云璋又怎会在乎那些?

    他在皇家没有的,他在伯府这边都得到了。

    毕竟是皇子娶妃,一些仪程也与百姓家的不一样。

    萧云璋带来的花轿,是他的亲王仪仗,十六人步辇,还有仪旗、华盖等。

    属于王府的太监、侍卫、宫婢也都来了,京城街头还有禁军开路。

    毕竟今天是沐休之日。

    塾里放假、朝堂也朝休、又是集日。

    出门的人多,来看热闹的人也多。

    陆微雨今天身着王妃鸾凤袍,头戴珠帘华冠,手执凤扇。

    她自己走出门,华袍拽地,脚步轻盈走在从清风院一路铺到伯府门前的红毡上。

    与萧云璋一起拜别长辈们。

    老祖宗亲眼看到她风光出嫁,一脸欣慰。

    陆老夫人看到这风光,也是感慨又激动。

    不过她替大孙女欢喜的同时,也会替家里其他几个孩子们高兴。

    有个王妃姐姐,她们的亲事也更好说了。

    陆夫人看着这般排场的迎亲阵仗,却有些担心,这是铮儿和铭儿能压轿的吗?

    然而,萧云璋的举动却惊叹了所有人。

    他先扶陆微雨上了步辇坐好,随后就一手一个,将两个大小舅子给抱了起来,走上步辇。

    “本王的两个小舅子!为本王的爱妃压轿!”

    他怕看热闹的人不懂,还特意喊了一声。

    他将小陆铭抱在怀里,陆铮则挨着姐姐,这样他们坐在步辇上就不怕摔下去了。

    鞭炮齐鸣,迎亲队伍离开伯府,却要先进宫入朝,拜帝王而接受册封。

    只有明旨册封才是皇家认可的媳妇。

    可不是一般纳妾或侧妃能享受得到的荣耀和正式。

    也不是一道赐婚圣旨,就真的拥有了辰王妃的封号,最多只是批准了你身为王妃的结果。

    有了册封后的辰王妃,才有资格进祖庙、祭拜皇家祖先,叩拜已逝秦皇后。

    这也是皇上年前决意追封秦氏为后的原因。

    有了元皇后的封号,萧云璋不用带媳妇跪拜侧妃扶正的陈皇后。

    陈皇后最多只是继母。

    以前的萧云璋就不拜,自然也不想让自己的媳妇以后被陈皇后立规矩拿捏住。

    在他求不纳侧妃不收别的女人的保障圣旨时,他就和好父皇约定好了不拜陈后。

    为了让这个约定更明正言顺,皇上也不能耽搁地早早完成了追封。

    十二年轮回之约,多好的理由!

    如今看着这个儿子成亲,皇上也老怀甚慰。

    只希望将来这个伯府掌家大小姐,能帮着约束约束那不成器的混帐。

    从皇宫出来,俩人再上自家步辇,回去王府拜堂。

    秦家俩老端坐高堂,看着外孙春风得意娶新妇,也是欢喜不已。

    而送嫁的那一大群兄弟们,则带着剩下的嫁妆来到王府。

    有了这么多兄弟、族兄弟、表兄弟们送嫁,还有那念了许久的嫁妆清单。

    不只是让王府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陆微雨出阁的排场,也足以成为天下佳话。

    【剧终,谢幕。】

第412章 十里红妆(大结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