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些不值钱的经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皆隐喻,那真实是那么艰难,所谓的本体让一代代敏感者费尽了心血,什么物自体,什么意志,什么神,什么太一,什么梵,什么涅磐,都是从某些角度契入那隐喻,人们的思想迟钝到只会被无限、死亡之类的词语吓倒,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那里停住了,佛陀便是靠四禅之后的一次超越,感到了本体之后的一片开放,数学家康托尔发现了与无穷有关的演算,牛顿便使用数学表述代替了更为繁复的哲学论述,这些倔强的人类开创的有关隐喻的孤岛,像黑暗中的一星星火光,虽然这些孤岛之间目前还缺乏联系,但人类眼下的多数希望也就在此,要知道,一旦联系在孤岛间完成,火光便会照亮一大片未知之地,可令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令我们对自我与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可令我们的存在具有更多的广延——但迟钝者才不关心呢,哼哼,他们看不到这些光亮与他们的生命的紧密联系,唉,懒惰者,昏睡者,忙碌者,坐在别人的粗腿上却不知感谢的人,假装能握住命运,却把命运交给别人的人,除了相互劫掠,你们其实并不懂得更多,你们的自大与自信是多么地虚假啊——这可是我的尖酸与刻薄,你们就不必原谅了

    18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此是不会在意的,他们迟钝,根本就不关心自己一生下来是坐在谁的粗腿上,他们只关心他们眼皮底下的生活,他们付出一便要求回报二,而且只在动物标准上做攀比,看谁占有更多的权力、物质与性,他们不知,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上看,那都是想象与隐喻!所以他们始终无法理解什么叫高尚与高贵,他们只能是庸俗的,算计的,惴惴不安的、怏怏不乐的,他们最多只能尽其所能,了解一点粗浅的“幸福论”罢了,只有他们才敢于心安理得——其实那有点不知羞耻,那是挥霍遗产而不知的败家子,当然,多数人总是更惨的,是对真正的遗产视而不见,反而去哄抢一些破烂货。

    19  常人说,过度敏感有好有坏。

    那是一个假的价值判断。

    20  常人说,敏感只会带来痛苦。

    那也是一个猜测。

    21  常人说,我没有的我一点也不在乎。

    他们从未有过敏感者的感觉,才会如此说。

    22  我说,敏感者的人生只是所有人生中的一种,并无什么真正的优越或劣败之处,有的只是与别人不一样而已。

    23  到底有什么是属于生命的?这是个问题。

    24  当心情平静之时,我看到,只有面对死亡之时,我们的道路才是开放的,当没有死亡之时,我们的路也会消失了,我们便不是生命了。这一点,连柏格森都终始没有弄清,他的“生命冲动”太盲目了,未被合乎逻辑地置于理论框架之内,所以对理论更为熟悉的罗素讽刺他,说想瞧一瞧,当他要跨那人生最后一道栅栏时,还冲不冲动?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善意严谨的,那是柏格森这位极具才华的哲学家终始没能说清的一个论题。

    25  敏感者说:我看到幻象。

    其实他看到的是真实的图像,但他知道,他若说那是真的,人们不会信。

    26  敏感者说:嗨,你在对我说什么?为什么每一句听来都像是告别?我觉得你们那么亲,那么亲,是因为我们将会在某一天分离,而再次重聚的时候,你们却无法认出我。

    (bs敏感者为此而伤感。

    27  敏感者说:我爱你们所有人,直至最瞧不上我的那一个。

    这话是真的。

    28  敏感者说:杀死我吧,我好像很怕,其实我才不怕,因为我知自己早晚会死,而展开后的死亡并不比生更差劲,又一段旅程可能会开始。

    敏感者手记(3)

    29  这些事连起来很荒谬吗?一点也不!你们真的不懂得敏感者。

    30  以后我想换个方式说话了。

    31  以前我说:“我自私冷漠。”

    你们认为我自私冷漠,你们不爱听了。

    我若说:“我们都自私冷漠。”

    但想必你们不爱听,你们总是对的好的。

    32  最后一条出路,我可以说:“他们自私冷漠。”

    但我不想这么说——因这话的意思的错的,对于我来讲,没有“他们”这一回事,“他们”是妖魔化的自我,更容易使人认不清。

    33  我感到人类一直在像话痨般自说自话,话语是人类为自己创造出的最有趣的玩具,有趣之处,在于用这个玩具可制出更多的玩具,有了玩具可玩,人类才更像人类——谁能感到黑沉沉的动物紧张?动物就是紧张地在死活间移动,人类更敏感,他们发现死活之间,还有一片空虚,那空虚可叫人松弛,语言就是为填补那空虚而创造的,我们说话了,空虚便暂时地被覆盖了,如同用树叶铺满湖面。

    34  据说神比人敏感,神知道一切,最粗的事和最细的事,但神不说,所以那些刻薄如我的人,就讽刺神,说神就是空虚。当我更刻薄的时候,我说,你们与我,同是空虚,我还有最后的刻薄呢,但我留着,受罚时再说。

    35  只有最破碎的梦才是真的,那是一些细细的梦的粉末,已被一次次挫败磨砺得不能再细,仍闪光,却几乎无法被人察觉,那是剩下的最后的梦,生活对它已毫无办法,因为它已变得面目全非,

第3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