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出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甚至拓跋力微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无私,在各个部落之间的纠纷中,从来没有偏袒过没鹿回部。
nbsp一丝偏袒都没有!
nbsp这让没鹿回部非但没有从姻亲部落的身份中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是在其它部落面前落了几次面子。
nbsp这样就算了,随着汉国势力不断深入草原,感受到威胁的索头部居然还想让没鹿回部加入拓跋鲜卑。
nbsp也就是说,索头部想要让没鹿回部成为从属部落。
nbsp果然,汉人的话是道理的: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nbsp大人当年真是瞎了眼,养了一头白眼狼骑到自己头上。
nbsp那个时候,大人甚至还想着要分给拓跋力微一半土地呢,也不知道图个什么。
nbsp所以几年前拓跋沙漠汗第一次到平城,在山口被没鹿回部刁难,也就理所当然的事情章)
nbsp窦速侯、窦回题接管部落以来,没鹿回部与索头部之间,已经是日见疏离。
nbsp特别是拓跋力微与司马懿结盟以后,得到了司马懿许诺送出辽东之地,拓跋鲜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东不断迁移。
nbsp而没鹿回部则是被平城的榷场吸引,非但没有跟着索头部东迁,反而是不断地向平城靠近。
nbsp张远作为学院的首席大师兄,呆在平城出任护鲜卑校尉府长史,除了本职工作,还有一个秘密身份。
nbsp那就监视草原,收集胡人部落情报。
nbsp拓跋鲜卑是山长的眼中钉,张远是早就知道的。
nbsp这个眼中钉,并不是因为拓跋鲜卑与贼人勾结,而是要追溯到十余年前。
nbsp当年山长在陇右时,这个胡人部落就不知死活地派人伏击过山长,想要抢夺山长手里的《武安君兵法》。
nbsp张远当时还跟在山长身边,全程经历那件事情章,当历史遇到虚构)
nbsp别人不知道,难道身为山长的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心狠手辣?
nbsp也不知道面对今日名震天下的大汉大司马,拓跋鲜卑有没有后悔当年所为?
nbsp这大概也是他们宁愿与魏贼联盟,也不与大汉交好的原因之一吧?
nbsp所以对索头部的情报收集,张远是一丝一毫都不会放过。
nbsp没鹿回部与索头部之间的恩怨,自然也是在调查中逐渐浮出水面。
nbsp身为冯鬼王手把手亲自带出来的学生,就算是学不到自家师长深谋远虑的精髓,但在耳濡目染之下,好歹也能略知一二。
nbsp通过拓跋沙漠汗直接在拓跋鲜卑安插钉子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nbsp但把没鹿回部当作跳板,很快就成为了第二个方案。
nbsp最后一次肃清平城到居庸关一线的胡人,遮蔽战场,封锁消息,准备物资,这就是张远这大半年所做的事情。
nbsp听完张远的汇报,镇东将军这才面色稍霁,点头道:
nbsp“做得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然后目光转向其他人,不容置疑地下令:
nbsp“我们在平城只休整三天,三天之内,尔等诸部,必须做好开拔的一切准备。”
nbsp众将一听,皆是凛然起身:“喏!”
nbsp三日后,刘浑和秃发阗立作为前锋,领军先行一步。
nbsp作为主将的镇东将军,站在营寨外,看着辅兵正把各类物资绑到爬犁上。
nbsp爬犁,似车无轮,似榻无足,覆席如龛,引绳如御,底平似犁,利行冰雪中。
nbsp爬犁本是冯家冯小娘子的玩物。
nbsp当年冯大司马还是凉州刺史的时候,收纳了不少从草原上南下的胡人部落。
nbsp其中有一个叫索回部的小部落,因为鲜卑内乱,所以被迫从大鲜卑山(即兴安岭一带)一直流浪到凉州章)
nbsp这个小部落之所以能引起日理万机的冯刺史的注意,是因为他们部落有鹿。
nbsp用来拉车的鹿。
nbsp这种鹿,是他们从大鲜卑山带出来的。
nbsp耐严寒,力大可拉车,夜里视物如白昼。
nbsp小冰河时代,连大江都能结冰,更别说北方的气候了。
nbsp所以原本应该是生活在大鲜卑山一带的鹿,在这个时代,再往南一些,也可以正常生活。
nbsp因为这种鹿体格大,力气大,又像马一样可以拉车,所以大伙称之为马鹿。
nbsp大汉重新把河南地(即河套)收归版图,在凉州人工繁殖的马鹿,也可以迁到九原培育。
nbsp至于从九原到平城,那就更简单了。
nbsp隆冬的北方,厚厚的大雪覆盖了每一寸裸地。
nbsp原本是给冯家小娘子在冬日里游玩的鹿车,此时却成了大军运送物资的最主要工具。
nbsp一个重型爬犁,甚至可以有两顶小轿那么大,负载千斤(汉斤)物资没有一点问题。
nbsp不用担心鹿拉不动,一只不够就上两只,两只不够就上三只。
nbsp索回部的人,生来就是与鹿为伍,训鹿是一把好手。
nbsp像镇东将军坐的鹿车,还安装有睡棚,棚子是用鹿皮搭成,左右各留个小窗,里面还有火盆。
nbsp长途在外可过夜和抵挡风雪。
nbsp当然啦,也不是每个将领都有这个待遇,比如说赵三千,他的睡棚用的就是狗皮……
nbsp看着辅兵们把物资都绑结实了,领头的又大喊道:
nbsp“都抹好油了没?没抹的快抹上!不然出塞以后被冻死,可没人管你!”
nbsp所谓的油当然不是食用油,大汉还没有奢侈到这种程度。
nbsp多是用南中产的桐油,以及冯大司马的花外室早年让人寻找回来的蓖麻,这两种东西提炼出来的油脂。
nbsp特别是蓖麻油,除了在冬日里涂抹到皮肤上防冻裂,同时还可以用作防冻液。
nbsp在严寒的冬日里,大部分的油脂早就冻住了,但蓖麻油不会。
nbsp可谓是冬日里必备的上等好物。
nbsp如今的大汉,经过这些年推广种植,从南中到关中,都有种植蓖麻。
nbsp因为蓖麻籽榨出来的油不但是战略物资,而且植株本身还可以做麻。
nbsp光是这一点,花小五就称得上是居功甚伟,给她儿子封一个侯,真不过份。
nbsp至于被冻住的桐油,用来烧火取暖也是极好的。
nbsp大汉这些年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军提供了足够的保暖衣物。
nbsp甚至有一部分还是用凉州所产的棉花做成的棉衣。
nbsp“帽子戴好,手套戴好,走,走起!”
nbsp“叭!”
nbsp鞭子在空中甩出一个空响,比普通鹿要高大不少的马鹿,开始迈开步子,拉着爬犁,向着平城北边的山口而去。
nbsp爬犁在雪地上划出一道深深的印痕。
nbsp但雪地很滑,马鹿稍一用力,“哧溜”一下就能拉出老远。
nbsp这可比马车轻松多了。
nbsp跟在爬犁后面的还有狗,每一条都很肥壮,特别是头犬,几乎有小牛犊子那么大。
nbsp这是拉爬犁的第二梯队。
nbsp这些狗,是大汉狗管事端木哲多年心血才培育出来的品种。
nbsp第三梯队则是马匹,非必要不用。
nbsp可以说,镇东将军这一次出塞,背后是大汉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出来的强大体系作为支撑。
nbsp但凡后勤保障稍有欠缺,就算是换上冯大司马,都没有胆量敢在隆冬季节领大军出塞。
喜欢。
第1376章 出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