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愁云惨淡,战意昂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司马昭有些不明所以的神色,张春华又是长叹了一口气。
nbsp子上终究还是比不上子元啊!
nbsp“吾儿你都知道曹昭伯是优柔寡断之辈,那又如何敢这么肯定他不会出兵相救?”
nbsp“别忘了,朝廷那边,有多少人是向着老贼的?”说到这里,张春华又骂了一句,“似曹爽这等蠢如猪狗之人,若非他这个姓,安能与老贼平起平坐?”
nbsp说着,她又看向司马昭,“曹爽优柔寡断,万一被那些向着老贼的人说动,出兵相救,那当如何?”
nbsp司马昭一听,不禁有些愕然,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nbsp“若是曹爽真能出兵相救,那不是好事吗?”
nbsp“对大魏,对河北,对老贼,确实都是好事,”张春华看着儿子,缓缓地说道,“但对你呢?可未必是好事。”
nbsp看着儿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张春华只能是继续提醒道:
nbsp“难道吾儿整日读书,却不知春秋质子故事?”
nbsp司马昭这才猛然惊醒。
nbsp质子?!
nbsp大人竟是想让他去谯县做质子?
nbsp迎着阿母的目光,司马昭久久不语,最后这才如同下定了决心一般地说道:
nbsp“如果此次曹爽能顾全大局,出兵相救,挫败冯贼,孩儿就算是在谯县当个质子,也是心甘情愿。”
nbsp河内的温县,乃是司马氏的老家。
nbsp温县与河南隔河相望,冬日里大河会结冰,洛阳的汉军极有可能会利用这个良机渡河而来。
nbsp到时候,温县就是第一个面对汉军的县城。
nbsp身为司马氏的子弟,同时还是司马家族未来的族长,有什么理由退缩?
nbsp听到儿子的回答,张春华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她没有任何的意外,而是提起了另一个问题:
nbsp“如果说,那老贼还有更大的图谋呢?”
nbsp还有?
nbsp司马昭抬起头,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可置信。
nbsp本以为是当个使者,没想到却有可能成为质子,这已经让司马昭后背发凉了。
nbsp可是听着阿母的意思,大人居然还有更深的谋算。
nbsp张春华冷笑:
nbsp“河北有危,就是司马氏有危,然则司马老贼如今已无退路。为了寻找退路,司马老贼什么事干不出来?”
nbsp“你去谯县哭庭,被人当个笑话倒还罢了,反而是最安全的。”
nbsp“当个质子,有老贼领大军在外,再加上以曹爽的性子,非迫不得已,也轻易不会害你。”
nbsp“怕就怕,你去了谯县,当了笑话,没有搬回救兵,偏偏又被人扣下。”
nbsp张春华说到这里,顿了一会,这才缓缓地说道:
nbsp“你也说了,曹爽乃优柔寡断之人,但此人身边,小人环绕,君子皆避。”
nbsp“万一那些小人,以一己私利而进馋言,欲加害于吾儿,吾儿当如何?”
nbsp别的不说,那台中三狗中的丁谧,为司马懿所深恨,丁谧亦自知绝无与司马懿和解的可能。
nbsp到时候司马昭前去谯县,丁谧会不会轻易放过他?
nbsp再比如,曹爽的同乡桓范,被司马懿当着世人的面赶出河北,可谓在世人面前丢尽了脸。
nbsp以此人怒杀孕妻的性格,怎么可能会不怀恨在心?
nbsp以眼下的局势,他没有办法奈何得了司马懿,但司马昭主动送上门去,谁能保证此人不会迁怒到司马昭身上?
nbsp听完张春华的分析,司马昭的后背已经是寒意阵阵。
nbsp他有些颤抖地说道:
nbsp“大人,大人说过,此番前去谯县,让我不须太过担心,难道,难道他就没有想到这些?”
nbsp“又或者,或者大人已经暗中做好安排?”
nbsp张春华“呵”地一声冷笑,闭上了眼:
nbsp“他能有什么安排?此番你去谯县,若是被曹爽所辱,只能越发显得他是大魏忠臣。”
nbsp“若是你成了质子,搬来救兵,那河北战事,他就能多几分把握。”
nbsp“若是你因此没了性命……”
nbsp张春华已经是在咬牙切齿了,“那他就能破了司马氏的死局!”
nbsp曹大将军,现在可是挟着天子代表朝廷。
nbsp儿子被曹大将军所害,那就是被朝廷所害。
nbsp真到那个时候,河北战事不管如何,司马懿都能以此为借口,自立也好,投汉也罢,都能有了充足的理由。
nbsp司马氏死局,就能生生被他破出一条路来。
nbsp司马昭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栗起来。
nbsp虽然他很不想相信阿母的话。
nbsp但他知道,如果说,这世间还有谁最了解大人,那就是非阿母莫属。
nbsp相比于张春华司马昭的悲风苦雨,远在河东的冯大司马,则是满面春风地接见了河东太守蒋斌及一众士吏。
nbsp蒋斌在上党一役中表现不差。
nbsp虽说比不过石苞等人,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安抚住军心民心,倒也算得上是可圈可点。
nbsp所以这几年,有他担任河东太守,再有王含配合防守太行陉上的天井关,还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nbsp见过河东士吏之后,冯大司马把蒋斌单独留了下来。
nbsp“蒋郎君有没有想过回长安任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冯大司马没有废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了一句。
nbsp蒋斌一愣。
nbsp他本以为大司马把自己留下来,是要给自己说起战前之事,没想竟是要在这个时候提起让自己离开河东?
nbsp“大司马……这?”
nbsp冯大司马看着蒋斌,缓缓地说道:
nbsp“大将军病重,就连医学院那边,也不敢有把握说能让大将军熬这个冬日。”
nbsp蒋琬这几年一直在养病。
nbsp特别是最近这两年,他甚至时常不能理事,故而这才让费祎出任尚书令,接手政事。
nbsp听到冯大司马的话,蒋斌的神色并没有任何变化。
nbsp河东与关中,也就是隔了一条大河。
nbsp现在大汉又不缺马,派个快马往来,也就一两日的功夫。
nbsp所以自家大人的病情,蒋斌一直是能及时了解的。
nbsp甚至他早就做好了丁忧的准备。
nbsp可是大司马会在大战之前对自己说出这个话,仍是让蒋斌大为意外。
nbsp“大司马为陛下所上的《出师表》有云:丞相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憾逝长安,非不自惜,顾王业不可得偏安,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nbsp“丞相病逝前,外事托于大司马,内事托于大人。”
nbsp“大司马临危受命,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大人亦常对某有言,芟秽弭难,乃是本职,自既暗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
nbsp“丞相为汉室三兴,大司马为汉室三兴,大人亦为汉室三兴,某虽不才,但亦愿为
第1373章 愁云惨淡,战意昂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