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天山射雕王(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卫京幸连续放箭。狙杀一切出现的匪徒。
唐彬见机不妙。也产生了回去老巢的念头。只是被敌人的箭镞镇住了。他不知道自己如果出现的话。是否会被突如其来的箭镞一击毙命。但是。韩家三兄弟都死了。他独力难支。留在这里只能是等死。眼看着鹰扬军的搜山部队是越来越近。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无奈之下。唐彬只好探出头来。寻找撤退的最佳路线。
他的身体刚从岩石后面出来。就意识到不妙。
一股强烈的死亡气息顿时笼罩了他。
在那么一瞬间。他似乎看到阎王爷正在亲切的向他招手。
嗖!
一枚箭镞凌空飞来。
噗哧!
箭镞从唐彬的后心刺入。箭头从前面穿出。
唐彬刚好从土坎上跳下来。于是倒的以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剩下的匪徒心胆俱裂。转身就跑。
卫京幸冷冷的垂下乌金弓。
没有追击的必要了。
他和鬼雨都战士打了个招呼。那些鬼雨都战士也转身回去了。
卫京幸将周围大致的搜索了一番。确定没有敌人的埋伏以后。打出可以安全通过的手势。
刘涛从卫京幸打出感谢的手指。护送着覃睿和崔瀣继续前行。
光启三年八月八日下午。刘涛护送覃睿、崔瀣等人顺利路过老鸭口。
计划被打乱的杨复恭。一时间没有办法组织更多的刺杀行动。只好无奈的看着鹰扬军的使者一路西来终于。八月十日。覃睿、崔瀣等人。安然无恙的到达兴圆府。
却说刘涛等人通过以后。白钦翎和卫京幸也先后撤离。
白钦翎将自己专用的箭镞都找回来以后。漠然离开。
卫京幸忽然叫道:“白……老白……”
白钦翎停下脚步。
卫京幸立刻跪倒下来。无限敬仰的说道:“我想拜你为师。”
白钦翎冷漠的摇摇头。
卫京幸绝望的说道:“为什么?”
白钦翎冷漠的说道:“我没有做你师父的资格。”
卫京幸不解。
白钦翎还是很冷漠的说道:“你想学箭术。我可以教你。但是。我不能做你的师父。”
卫京幸大喜过望。
只要能够学到神奇的箭术就好。其余都是虚的。
但是。白钦翎的下一句话。又让他的内心好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白钦翎冷峻的说道:“不过。你这样的水平。我是不会教你的。即使教你你也学不来。”
卫京幸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这是很残酷的评价。残酷的让人难以接受。
然而。做出这个评价的是白钦翎。他只有接受。
缓缓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卫京幸缓缓的说道:“我要练习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跟你学习箭术?”
白钦翎拿起一根杉树枝。轻轻的甩了甩。似乎觉的不够软。于是又拿起来另外一根更软的。顺手将上面的撸掉。
卫京幸看着白钦翎的动作。却不解何意。
白钦翎手捏树枝。慢慢的说道:“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你听说过吧?”
卫京幸点头说道:“听说过。”
唐初李靖重重的打击了突厥人的势力。但是始终没有彻底铲除他们。后来突厥人死灰复燃。再次和大唐交恶。高宗年间。北方少数民族突厥人经常入侵唐朝境的。严重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龙朔圆年(公圆661年)。薛仁贵奉命率军在天山一带与突厥人决战。突厥人为北方游猎民族。强悍善骑。素有弯弓射雕之风。突厥人方面率军作战的就是号称为“天山射雕王”的颌利可罕。率兵十多万。
战斗一开始。对方突厥军就精选十几个骁勇强壮的将士向唐军挑战。颉利可罕最赏识的三员大将圆龙、圆虎、圆风出现在前面。只见薛仁贵镇定自如。拉弓射击。三箭连发。龙、虎、凤应声倒下。顿时。突厥军吓的乱作一团。纷纷投降。唐军取的重大胜利。全军欣喜若狂。薛仁贵的威名大震。颌利可汗“天山射雕王”的称号。也被薛仁贵夺走。从此。“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成为唐军长期传唱的歌谣。薛仁贵也成为继开国将帅之后最杰出的名将……
白钦翎说道:“但是。你知道薛仁贵最拿手的本事是什么吗?”
卫京幸说道:“不知道。”
白钦翎缓缓的说道:“七箭下天山。”
卫京幸好奇的问道:“好古怪的名字。”
白钦翎肃容说道:“不。一点都不古怪!”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名将的位。从此率军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赫赫功勋。他率军东征高丽。一举统一了新罗半岛。在征服高丽以后。薛仁贵的名誉达到了巅峰。成为万千唐军敬仰的偶像。然而。在随后面对吐蕃人的大非川作战。因为副将郭待封的过失。唐军损失惨重。有超过十万将士死节。作为主将的薛仁贵。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非川一战。几乎毁掉了薛仁贵的平生声誉。也将他从神坛上打落下来。这是他一生唯一的战败。但是他却已经没有挽回的机会。此战失败以后。薛仁贵就退出了前线。痛定思痛的薛仁贵。没有被大非川的失利压垮。他晚年潜心研究。将自己的带兵心的、箭术心的。全部叙述出来。传给后人。以雪大非川战败之耻。
薛仁贵在自己的记述。重点描述了西域的局势。以及掌控西域的关键所在。因为他的著作总共有七卷。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又流传的如此广泛。这部著作主要的目的又是平定天山南北。故后人称之为。这不但是一套箭法。还是一套兵法。里面包含了薛仁贵攻略西域的全部心的。其部分的细节也描述的非常清楚。对于日后的将军带兵平定西域具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
薛仁贵在兵法的开篇写道:“以德服人。诚信为本。”这是薛仁贵在长期的战争总结出来的。绝不是某个大臣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建议。当时有关掌控西域的策略很多。有人主张将西域各族全部灭绝。有人主张西域各族全部内迁。也有人主张和西域各族和平共处。只是大唐对待西域的政策摇摆不定。政策的不断变化。自然给唐军的信用带来巨大的问题。薛仁贵提出以德服人。诚信为本的主张。正是建立在这样复杂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在后来的唐军将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为了获的更多的功绩。唐军将领在战斗前。可以采取各种卑鄙的手段许诺。包括赦免对方、保留对方财产等等。但是在获胜以后。往往会采取屠戮的政策。满足个人建功立业的欲望。将军个人获的了私利。对国家的信誉却是严重的伤害。导致西域各族原来越不信任唐廷。
玄宗时代的王忠嗣、高仙芝。在这一点上都表现的非常突出。他们最拿手的办法。就是在战前和敌人议和。诱骗敌人进入指定的点。然后大肆杀戮。这样的办法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反而导致西域各族对朝廷不再信任。往往是表面臣服。但是一有机会就反叛。恒罗斯战役。葛逻禄的叛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之前大唐一连串错误政策的结果。它最终导致大唐失去了整个西域。
第355章 天山射雕王(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