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城阙(女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朝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楚滢又道:“工部王大人,先清点手下可堪用的工匠,待户部将房屋受灾情况统计出来后,派工匠予以协助,修葺重建,不可使百姓无家可归。还有……”

    她平了平气,神色端正。

    “大理寺派人前往火器厂,务必查清此次灾祸因何而起,须查证详实,写成公文呈上,由朕亲自过目,再行后效。”

    殿中各色目光,都落在她脸上。

    她昂然立于殿前,面上不肯透出一丝喜怒来,与百余位朝臣对视,目光炯炯,半分不肯退让。

    只身后紧紧牵着苏锦的手,掌心尽是汗水。

    底下一片沉默,暗流翻涌之间,人人心思各异,只谁也不敢头一个站出来,做那只出头鸟。

    毕竟,事出突然,谁都知道,此刻这位陛下亦是焦头烂额。

    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挑战她的耐心。

    除了极少数自诩直臣,一生不肯见风使舵之人。

    “罢了,众位爱卿今日亦辛苦不小。”楚滢对着下面道,“若是无事,便退朝返家吧,如有紧要之事,朕会使人通传。”

    这话说得极为客气,显见得是因为此番变故,替京中官员都添了许多劳碌,有意在显示体恤了。

    司礼宫女刚要引百官退朝,却听底下忽然有人高声。

    “陛下且慢,臣还有事要奏。”

    楚滢一听声音,眉头飞快地一皱,已经道是不好。

    无奈众目睽睽之下,只能在人群中寻到那道身影,和缓道:“李大人,可是对朕方才的布置有何见地吗?”

    不待她开口,又道:“不若退朝之后,与朕一同到御书房内,细细商讨。”

    这话明摆着,是在递台阶与她,但凡是能站在这个朝堂上的人,没有听不明白的。

    但是,愿不愿接这台阶,却有两说。

    而这位耿直了一辈子的李大人,显然就是个不吃哄劝的。

    “陛下,”她干脆利落,掀起外袍就跪,“老臣有一事,斗胆要问陛下。”

    不必她说,这恐怕是每一名大臣心中所想,只是人人皆不敢言,单等着如她这般的,公之于众,替她们一了心愿罢了。

    她匍一开口,各人的眼睛便都落到了楚滢身上。

    目光闪烁,像是还怀着几分小心畏惧,但那底下,却又透出某些隐秘的期待,仿佛在角落里看戏的人,人人紧盯戏台,人人事不关己。

    楚滢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起来,“何事?”

    “陛下于赈灾事宜上,思虑周详,调度得当,臣等并无半分异议。只是此番大祸,从何而出,朝野上下,都需要一个交代。”

    那老妇直直望着她的身后。

    “老臣不知,陛下是否同意给百姓一个交代?”

    “……”

    楚滢在众人注视之下,脸色沉着,其声温和,“此次事出,朕也极为忧心,只是于火器火药一事上,朕并非专精,亦不知其究竟为何故。朕方才已指派了大理寺,务必查清查实,待结论呈上后,必有定夺,不会欺瞒百姓。”

    不料这李大人却是昂首挺胸,半分也不给她脸面。

    “老臣于火器火药之流上,更是分毫不通,但老臣活到这把年纪,却深知一个概览全局,不可因小失大的道理。”

    她板着脸孔,声音老迈却执着:“大理寺领了命去查,想必至多能查出一个火药存放不当,或是工匠不慎失火的由头,公文呈到陛下的御案上,随后呢?想来不过是惩处几个工匠罢了。何况张提督方才已说,方圆二三里内夷为平地,那事发时的工匠还有几人活着尚未可知,痕迹大约也多半泯灭了,老臣敢问陛下,便是细查,又能查出什么来?”

    她目光如炬,直盯过来。

    “若依老臣之见,自古以来但凡有错,皆是主事者担其责,一家之祸当责问家主,一司之错当惩处主官,放之四海皆是这个道理,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楚滢直视着她,一时之间,没有寻出话来驳她。

    殿内复又响起窃窃私语声,由小渐大,百官交头接耳之间,一句两句飘进她的耳朵里。

    “李大人此言不错。”

    “受灾如此,民怨必起,若是惩处不能平民愤,恐将后患无穷啊。”

    她立在殿上,只觉得此情此景,仿佛与前世交叠。

    同样是众怒滔天,同样是满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语,逼着她处置苏锦。事隔经年,并没有过丝毫分别。

    一恍惚间,身后忽地一动,那被她握住的手竟趁她不备,从她掌心挣脱。

    她猛然心惊,不过一分神的工夫,竟就来不及拦他。

    苏锦从她身后走出,走到大殿上百官之前,端端正正,双膝跪下。

    “请陛下降罪。”

58、朝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