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国大事不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机会验证毁伤效果。

    现在好了,朝廷打算实践实践,永嘉学派的叶博士不是说了,要多实践,用事实来检验……

    日本国在大规模动员,朝鲜国在大规模调兵北上,大明在大规模运输火器,大家都忙得很。

    大明的武进士选出来了二百人,其中一百六十人派入水师,四十人前往东北,无一人留用京师。

    这些迹象已经表明了朝廷在准备动手了,只不过无数人只看到了表象,没有看到表象背后的筹划与动向。

    时间转眼至三月中,新粮食作物先后开始种植,这一次土豆、番薯的种植面积更大,仅仅是皇室田庄,就种了二十亩番薯,地方上更多。

    建文十一年,并不算风调雨顺。

    河南奏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有百姓被冻死路边,而不少庄稼将因此而减产。

    山西奏报,地龙翻身,房屋倒塌三百余,死千余人,伤无数。

    云南奏报,土司造反,杀官军士一百余人。沐晟率兵进剿,屠四千。

    国大,事总少不了。

    但值得欣慰的事也有不少,永嘉学派在国子监立足,调查、实践、实干务实的风越吹越大,空谈心性,聚而论说理学,坐在竹子面前光想着格竹子的不见了。

    想研究竹子,那最好是砍一截竹子研究,而不是坐在对面看。想要反驳别人,你至少需要拿出证据来,别口说无凭。

    理学之风被吹淡,最得意的是商人。

    商业报国的理念开始被国子监接受,国子监监生中也有不少人在结业之后主动成为商人。

    随混凝土道路里程进一步增加,重镇、州府贯通,水道完善,海运兴盛,商业物资转运效率越来越快,货物南来北往,促进了大明商业繁荣。

    除了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外,凤阳府、淮安府等地没有出现旱灾,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北平新都营造进入第六个年头,三大殿已是落成,主体建筑完工,标志着营造进入后半程。按照姚广孝、张思恭、陈?等人估计,北平新都营造不需要等到建文十五年,再有两年,便可提前三年完工。

    工程进度速度如此神速,主要还是京杭大运河与海运的功劳,极大缩短了各类物资的运输时间。加上绩效施工法的引入,让匠人、民工充满活力,工程上还应用了滑轮、三角吊塔等工具,都让施工进度变快。

    当然,姚广孝、张思恭、陈?三人的功劳不可忽视,几十万人在他们手中调配的秩序井然,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功劳,还有数不清的匠人们……

    朱允?梢×艘⊥贰

    大明疆域越来越大,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

    夏元吉入殿,行礼后,呈报一份文书:“皇上命户部整理的数据已整理完毕。”

    朱允?扇媚谑探庸???剩骸八邓蛋桑?ツ炅剿啊⑸趟啊⒆?羲案饔卸嗌伲俊

    夏元吉缓慢地说:“核算去年所有账目,两税合计三千二百万贯钱钞,商税突破八百万钱钞大关,达八百三十六万贯,盐铁茶专卖税有七百二十一万贯,总计四千七百五十七万贯钱钞。”

    “支出呢?”

    朱允?杉绦?省

    夏元吉看了看笏板上的数字,继续说:“去年时,官员俸禄支出八百六十二万钱钞,造船厂及冶炼厂支出四百万贯钱钞,国子监及天下府州县社学支出三百六十万贯钱钞,卫所新军之策支出一千一百二十九万贯钱钞,新都营造支四百万贯,西北马场支持七十万贯钱钞……”

    朱允?煽醋盼氖椋?邢柑?畔脑??幕惚ā

    夏元吉面无表情,汇报:“水师支三百万贯,抚恤阵亡将士,赏赐封爵等六百万贯,赈灾、移民、疏浚河道三百三十万贯,其他繁琐支出一百六十万贯,目前户部上年结余四百四十六万贯,累计结余七百二十八万贯钱钞。”

    朱允?傻懔说阃罚??醋呕Р康氖?荼恚?荒苛巳弧

    “看来上一年耗费还是有些厉害,不过朕想,今年财政应该结余不少吧。”

    朱允?扇险娴厮怠

    夏元吉不自信,如果这些年不是朱允?纱笫执蠼牛?饫锘ǎ?抢锘ǎ?Р吭缇透辉A恕;菇嵊嗖簧伲?鹊酱蛄巳毡竟???δ训啦恍枰??ド痛停

    谁知道你今年会在哪些额外地方花钱,户部没点结余都只能要饭了。

    朱允?赡贸鲆环菸氖椋?莞?脑???ψ潘担骸八砍裰?反蚩?耍??径??⒗墩屎构?⑴蹈恰⒃?菀喽?⒑谘虻裙?倘寺叫?执镂鹘??悻?奏报,丝绸之路将兴,不少西方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而来,丝路繁荣可期!”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国大事不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