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 渐变的黄子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允炆挥手让罗显起来,西湖变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他的过错。

    安全局有监察天下的权利,可没有办法干涉知府施政,而且从某个方面来看,虞谦所为也并不是胡乱作为,大明以农桑为主,人家劝课农桑有啥错?

    接过薛夏递过来的急报,朱允炆只看了几眼,脸色就变得阴沉起来。

    宁妃有些担忧地看着朱允炆,虽然这几日没人提齐王之事,但藩王造反毕竟是大事件,显然朱允炆也没有忘记此事,有几次夜中醒来,都可以看到朱允炆拿着一张大明舆图,目光所注视的地方,正是长江口。

    看朱允炆的神情,似乎事情有些严重。

    宁妃上前一步,柔声道:“若前线艰辛,夫君应立即返京。”

    朱允炆摇了摇头,有些痛惜,也有些无力,道:“并非齐王之事,而是太医院院使戴原礼走了。”

    “啊?”

    宁妃有些惊讶,快速问道:“不久之前见他身体还算健朗,缘何……”

    朱允炆俯瞰西湖,目光中有些伤感。

    戴思恭,字原礼,他是丹溪亲传弟子,医术高明,曾用精湛的医术救过朱元璋。

    洪武朝时多少太医受难,唯有他安然无恙。

    朱允炆欣赏与敬佩这个七十六岁的医者,单论医术,在当下的太医院中,无人出其右。朱允炆记得史书中,戴原礼曾给永乐朱棣看过病,换句话说,他至少还能多活三四年。

    但现在,他走了。

    安全局的文书写得很详细,甚至还附带了杨士奇的文书,戴原礼的死,并不是“古今”关联阴谋的封口,而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燃尽生机的结果!

    他通过国子监医学院看清楚了医学发展的方向,找到了教育学子的康庄大道,他将余生的寿元,都耗费在了《医学初典》、《医学中典》与《医学大典》这三本教材中!

    为了医学的未来,戴原礼押上了自己的生命!

    朱允炆眼睛有些湿润,仿佛看到了深夜之中,挑灯著作、勘正的老人,他面容枯槁,却神态自然,他手枯如的安排,京军调动与城防,水师动静,齐王规模与路线等等。

    当看到二炮局加快进度,提前完工一批新式神机炮,并将多余部分划拨宝船之后,朱允炆彻底安心了。

    京师。

    一艘快船停泊到岸,岸边早有人牵马等候,八名军士身披铠甲,手按腰刀,背插红缨,翻身上马,甩了一鞭子,对急切询问状况的衙役喊道:“白水洋大捷,齐王溺死!”

    话音落地,八匹骏马已飞奔而出。

    “白水洋大捷,齐王溺死!”

    雄壮的声音响彻天地。

    八个八马,自长江边,至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再至正阳门,穿正阳门而过,马不停蹄,高声断喝:“白水洋大捷,齐王溺死!”

    兵部尚书铁铉正在办理公务,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连忙起身准备出门查看,刘儁、卢渊匆匆走来,面露喜色,连忙喊道:“铁尚书,大捷,大捷啊!”

    铁铉眼睛一热,紧绷了几日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战果如何?”

    铁铉急忙问道。

    卢渊满脸笑意,激动地说道:“详细文书还没送到,但齐王之乱已然平定!”

    铁铉皱眉:“在没有擒拿齐王之前莫要下定论。轻敌致败之事,绝不可发生于我朝!”

    刘儁摆了摆手,道:“大人,齐王溺死于范公堤外,齐王已死,这齐王之乱又如何能乱得下去?眼下最紧要的,是去内阁看一看水师奏报。”

    “什么,齐王死了?”

    铁铉吃了一惊,难以相信地看着刘儁、卢渊。

    皇上给了一个没有批文的批条,内阁三人对齐王的生死没有作任何交代,这水师船队奉命出击,只打了一仗,就把齐王给打死了?

    这齐王是不是也太弱了,他这段时间在干什么

第四百七十七章 渐变的黄子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